秦灰无豕鱼,孔壁有科斗。
河洛出龟龙,天地同不朽。
秦灰无豕鱼,孔壁有科斗。
河洛出龟龙,天地同不朽。
此诗《书》出自明代诗人胡奎之手,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
首句“秦灰无豕鱼”,以秦朝灭亡的象征——焚书坑儒,比喻历史的遗忘与文化的消逝,如同灰烬中无处寻觅猪和鱼的踪迹,暗示了文化传承的断裂与失落。
次句“孔壁有科斗”,则转向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科斗字是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这里象征着孔子及其弟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播,犹如壁上的科斗字,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晰可见,寓意着文化的延续与不朽。
后两句“河洛出龟龙,天地同不朽”进一步深化主题,河洛之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龟龙作为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与永恒。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赞美,以及对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天地同不朽,意味着人类创造的文化与自然界的伟大一样,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探讨了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的主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未来文明发展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