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山上亭,暮宿山下宅。
山鸟与山花,相逢尽相识。
朝登山上亭,暮宿山下宅。
山鸟与山花,相逢尽相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早到晚在山中行旅的经历,以及对山中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通过“朝登山上亭,暮宿山下宅”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行走在山间,从清晨的亭台开始,直到傍晚时分在山下的住所休息,时间的流转与地点的变换被简洁而生动地呈现出来。
接着,“山鸟与山花,相逢尽相识”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在这里,山鸟和山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它们似乎也成为了诗人旅途中的朋友,彼此之间有着一种默契和熟悉感。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一日行踪,通过与山鸟、山花的相遇,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生活的审美情趣。
与客携壶去。望高高、半山失却,满城风雨。
何许白衣人邂逅,小立东篱共语。
未怪是、催租断句。
寂寞午鸡啼三四,悄老人、桥上前期误。
卿且去,整吾屦。寒空旧是题诗处。
莽云烟、缠蛟舞凤,东吴西楚。
千古新亭英雄梦,泪湿神州块土。
叹落日、鸿沟无路。
一片沙场君不去,空平生、恨恨王夷甫。
凭半醉,付金缕。
海枯泣尽天吴泪。又涨经天河水。
万古鱼龙,雷收电卷,宇宙刹那间戏。沉兰坠芷。
想重整荷衣,顿惊腰细。
尚有干将,冲牛射斗定何似。成都桥动万里。
叹何时重见,鹃啼人起。
孤竹双清,紫荆半落,到此吟枯神瘁。对床永已。
但梦绕青神,尘昏白帝。重反离骚,众醒吾独醉。
黄粱梦觉,忽跳出、北扉西省。
今似得何人,老僧退院,秀才下省。
罢草河西淮南诏,没一字、咨尚书省。
已交侣樵渔,免教人道,弥封官省。多幸。
条冰解去,新衔全省。
笑杀太师光,赐灵寿杖,有诏扶他入省。
死谥醉侯,生封诗伯,此事不关朝省。
便茅屋、送老云边,也胜倚金华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