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乔宗伯白岩一律》
《次乔宗伯白岩一律》全文
明 / 储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腰台殿倚江清,坐久松涛作雨声。

寺古碑文多变灭,塔高铃语半分明。

神游碧落三山动,病阻篮舆五月征。

拟待凉秋登绝巘,满川间看白云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景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庙的古朴与庄严,以及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

首联“山腰台殿倚江清,坐久松涛作雨声”,开篇即以山腰之上的台殿和清澈的江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松涛声逐渐响起,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又似雨声轻拂,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丰富。

颔联“寺古碑文多变灭,塔高铃语半分明”,转而聚焦于寺庙的历史痕迹。古老的碑文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模糊不清,而高耸的佛塔上悬挂的铃铛,在风中摇曳,其声音时隐时现,既象征着佛法的深远,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颈联“神游碧落三山动,病阻篮舆五月征”,诗人想象自己在碧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仿佛能感受到三山的震动,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疾病与生活的束缚,使得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只能在五月的征途中,带着病体前行。

尾联“拟待凉秋登绝巘,满川间看白云生”,诗人憧憬着在凉爽的秋天,攀登至山峰之巅,欣赏满川白云的景象。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也是对心灵净化与精神超越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寺庙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向往,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历史、自由与超脱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储巏
朝代:明

(1457—1513)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有《柴墟集》。
猜你喜欢

山中即事四首·其四

一入青山即当仙,野禽幽鹿伴清眠。

诗书剩买无论价,风月频赊不用钱。

林外軥辀花外蝶,径中松竹雨中莲。

少开老眼成真趣,翻恨红尘误少年。

(0)

入觐过诸湖

行担希微客舫轻,一帆风过几沧溟。

岸旁水落石还出,岗上草黄松自青。

老翁泛湖舟几只,孺子濯足歌数声。

倚蓬一望成惆怅,诗谩吟哦酒谩倾。

(0)

至七星坛及飞云顶会三人各持一竹揖别后始知其仙

古梅垂垂花遍开,古坛深净路萦回。

山猿连臂下复上,野鸟乱啼飞复来。

云起岩隈凝翠盖,石堆波面翳苍苔。

诸仙歌笑飞云上,一揖相逢紫翠堆。

(0)

寓太学久病喜李元善一至

一枕方床两月眠,旅怀如醉日如年。

苍头更有何人问,茶灶清风袅翠烟。

(0)

观澜亭

观水有术孟氏子,谁能回之韩昌黎。

我欲扁舟求一济,前山风雨正凄迷。

(0)

抱旗山

南有抱旗山,云雷长闪闪。

万古此开张,回风不能捲。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