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八首·其七》
《杂诗八首·其七》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名都有士女,居在城南端。

前庭树桐梓,后阁罗苕兰。

齐纨为上襦,鲁缟为中单。

援琴理清曲,惠声穆且閒。

惜哉岁不与,憔悴空江湍。

芳华一以谢,烈心不可干。

蹇修为谁使,遗我双瑜环。

朱衣从千骑,宁可一为欢。

闻此窃自叹,立身诚独难。

贵亦各有慕,贱亦各有安。

岂伊霜雪质,能睎桃李颜。

敛襟谢媒氏,自下重门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弹琴自娱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首句“名都有士女,居在城南端”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居住地,暗示了她虽身处繁华之地,却内心寂寞。接着,“前庭树桐梓,后阁罗苕兰”描绘了女子所处环境的清幽雅致,桐梓与苕兰象征着高洁与美好。

“齐纨为上襦,鲁缟为中单”两句通过服饰的描述,展现了女子的精致生活与高雅品味。“援琴理清曲,惠声穆且閒”则直接描绘了女子弹琴的场景,琴声悠扬,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然而,“惜哉岁不与,憔悴空江湍”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女子的容颜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憔悴,如同江水般流逝。

“芳华一以谢,烈心不可干”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即使女子内心坚强,也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接下来,“蹇修为谁使,遗我双瑜环”似乎在讲述女子收到了珍贵的礼物,但这份礼物是否能弥补她内心的失落?“朱衣从千骑,宁可一为欢”则表达了女子对于权贵的不屑,宁愿保持独立与自由。

最后,“闻此窃自叹,立身诚独难。贵亦各有慕,贱亦各有安”道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满足。女子感叹于自己处境的艰难,同时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与安宁之处。“岂伊霜雪质,能睎桃李颜”则以自然界的对比,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依然保持着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敛襟谢媒氏,自下重门关”则是女子决定自我保护,不再轻易接受外界的干扰,选择关闭心门,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复杂而深刻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和杜先生中秋对月诗

清光何处好,此夕忆长安。

四达银桥外,群仙碧汉端。

更深莲炬远,歌罢桂浆寒。

犹谓虾蟆影,无如往岁团。

(0)

送固始申明府还县

百里弦歌邑,春风独在兹。

旋归瞻日远,留借见天私。

复送仙凫去,言趋竹马期。

渡河蚕月早,行县麦秋迟。

楚国先贤传,梁园上客词。

知君才不忝,遥以慰相思。

(0)

热河三十六景诗·其四延薰山馆

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

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

(0)

秋葵·其一

月上墙东阿,秋光照庭户。

幽葩向人明,泫似泠泠露。

(0)

破晓

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

春知来路阔,天觉过墙低。

惊笋有时折,野莺无数啼。

萋萋一坡草,踏尔过桥西。

(0)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二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