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返还丹,在我先须,炼已待时。
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
造化争驰,虎龙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
曲江上,看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就养儿。
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忙修犹太迟。
蓬莱路,待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七返还丹,在我先须,炼已待时。
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
造化争驰,虎龙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
曲江上,看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就养儿。
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忙修犹太迟。
蓬莱路,待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炼丹药的场景,充满了道家修行的色彩。开头“七返还丹”表明修炼已经到达关键时刻,而“炼已待时”则强调了等待时机成熟的重要性。“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描绘出日出而作之时天地交泰的景象,“温温铅鼎,光透帘帏”则是炼丹时炉火温和、光线透过帐幕的生动画面。
“造化争驰,虎龙交媾”通过自然界中强者斗争和奇异景象来比喻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奇妙,而“进火功夫牛斗危”则是对炼丹过程中火候控制的精确要求。
接下来的“曲江上,看月华莹净,有个乌飞”描绘出诗人在自然之美中寻找灵感,心境清静,“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就养儿”则是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执着和坚信。
“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可能是在比喻修行过程中的选择与分辨,而“不因师指,此事难知”则强调了修炼之道非一而往,需要个人的悟性和努力。
最后,“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忙修犹太迟”表达了对道家真理的追求与敬畏,以及修行过程中的急切感,“蓬莱路,待三千行满,独步云归”则是对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炼丹场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道家修行的奥秘与美好。
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还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污池口。
投荒分岑寂,攲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从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君家大桧长百尺,根如车轮身弦直。
壮夫连臂不能抱,孤鹤高飞直上立。
狂风动地舞枝干,大雪翻空洗颜色。
人言此桧三百年,未知昔是何人植。
君家大夫老不遇,一生使气未尝屈。
没身不说归故里,遗爱自知怀旧邑。
此翁此桧两相似,相与阅世何终极。
汝南山浅无良材,栎柱栋椽聊障日。
便令杀身起大厦,亦恐众材无匹敌。
且留枝叶挠云霓,犹得世人长太息。
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麇麚。
子孙分散不复惜,排弃坑谷埋泥沙。
一株跃出随畚锸,知我开轩方种花。
颓然远岭垂涧壑,豁然洞穴通烟霞。
十夫徙置幸不远,轩前桐柏阴交加。
我家旧隐久不到,小池尺水三流槎。
少年旋绕看不足,时呼野老来煎茶。
老人得此且自慰,更访馀石探幽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