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还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污池口。
投荒分岑寂,攲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从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还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污池口。
投荒分岑寂,攲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从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
〉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诗人以江城小吏的身份,描绘了自己在公务之余,与友人王适、曹焕一同游历清居院的闲适生活。他们沉醉于自然之中,忘记归途,享受着简朴的饮食,避开人群,选择在古城后的僻静处漫步。
诗中通过“茅茨”、“鸡犬”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而“日落狐兔走”则增添了野外的生动与野趣。诗人感慨自己在尘世的孤独,但与朋友的陪伴使他感到慰藉。尽管游从简陋,饮食清淡,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抱怨,反而珍惜这份难得的友情。
最后,诗人回到家中,倚窗品酒,笑着询问朋友们黄泥路上的滋味是否依旧,流露出对那段共同经历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辙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碧山在水江无波,小舟一叶如飞梭。
山光压舟载不起,满目排空横翠蛾。
中林可是扬雄宅,路指岩阿放舟入。
问字须教酒剩携,谁识先生玄尚白。
苔封藓蚀一径微,绿萝古树环荆扉。
阴岚漠漠每入户,空翠濛濛常湿衣。
夜来一雨经林薮,添得江声满前浦。
开门万壑总浮云,吞却山根犹未吐。
幽邻雅好能无同,一簇人家居瀼东。
危桥策杖从小童,来往惟应桑苧翁。
嗟哉卧龙耽隐约,何似为霖遍寥廓。
君不见伊尹当年耕有莘,三聘幡然起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