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
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
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
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
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
初服已惊玄发长,高情犹向碧云深。
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
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从“扬州从事夜相寻”可见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他们在月下吟咏新诗,共同享受着文学的美好。
“初服已惊玄发长”,这里的“初服”可能指的是官服或是新的生活状态,“玄发长”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高情”依旧向往着那远方的碧云深处,显示出一种超脱物外的情怀。
“语馀时举一杯酒,坐久方闻四处砧”,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在静谧的夜晚举杯畅饮,周围环境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砧声打破沉默。这种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动的氛围。
“不逐繁华访闲散,知君摆落俗人心”,诗人并没有追随那些喧嚣和繁华,而是选择寻找那些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人。这里的“知君”表明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共同的生活态度,即摆脱俗世的羁绊,追求心灵的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聚会的情景描写,以及对超凡脱俗之情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閒。
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
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
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长閒贫亦好,安用朱其轓。
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山羊卷酥如切玉,剪毛胡羊花作肉。
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
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
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
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
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
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
居人怜客千里来,扫堂为客致酒杯。
夜阑再拜客辞去,尊前美人不成舞。
阳关八叠倒玉船,销魂此地自年年。
船头旂竿船尾柂,南游江海北长安。
长亭出城十馀里,柳边人家饭游子。
少年此地几经过,白头相逢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