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
同僚笔可焚,后学巾宜折。
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
同僚笔可焚,后学巾宜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用十梅韵答冯簿(其三)》。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背景和作者。王炎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隽永。
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诗句中来:
“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
这里,“尝试”意味着作者曾经品鉴过冯簿的诗作。冯簿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王炎交好。此句表明王炎对冯簿的诗有深刻的理解,认为其作品中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如同“崖岸极孤绝”,形容之高峻而又独立,不染尘世。
“同僚笔可焚,后学巾宜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冯簿诗作的高度评价:“同僚”指的是与冯簿地位相当的人,“笔可焚”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可以被烧毁,因为它们已经无法达到冯簿所表现出的艺术境界。后学是指后来的学习者或追随者,他们应该折服于冯簿的文学成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王炎对冯簿诗作的评价,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相互欣赏,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与高标准的文学追求。
舟轧水底天,笑指石上月。玉珧照珠池,?华被银阙。
鹏骞四溟翻,鳌抃五岳没。
纵任无远近,凭虚得超越。
傥遂凌朱崖,何由炼金骨。
甘英度西海,终童下南粤。
壮游恐不遂,江晚蕙芳歇。
峨眉归读书,青山未华发。
老亲年六旬,素发垂两耳。
筋力已非昔,疴疾渐丛起。
三时缺温情,百念交惧喜。
负米徒远游,岂尽奉甘旨。
况念先世来,潜德久未启。
显扬匪异人,凌替责难诿。
《诗》《书》笃遗训,家声庶有豸。
相期各努力,黾勉自今始。
申旦不能寝,念我同气人。
飘泊各异县,邈若胡与秦。
百年复几何,一别三四春。
山川隔言笑,寤寐见精神。
羁禽困罗绁,奋飞道无因。
多忧捐心志,易与衰暮邻。
怀哉保颜色,堂上有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