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亲年六旬,素发垂两耳。
筋力已非昔,疴疾渐丛起。
三时缺温情,百念交惧喜。
负米徒远游,岂尽奉甘旨。
况念先世来,潜德久未启。
显扬匪异人,凌替责难诿。
《诗》《书》笃遗训,家声庶有豸。
相期各努力,黾勉自今始。
老亲年六旬,素发垂两耳。
筋力已非昔,疴疾渐丛起。
三时缺温情,百念交惧喜。
负米徒远游,岂尽奉甘旨。
况念先世来,潜德久未启。
显扬匪异人,凌替责难诿。
《诗》《书》笃遗训,家声庶有豸。
相期各努力,黾勉自今始。
这首清代吴忠诰的诗《岁暮寄怀家兄子定临汝舍弟子益洪都(其三)》以家庭亲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中老亲的深深挂念和责任感。诗中描绘了老人年事已高,白发苍苍,体力衰退,疾病缠身,缺乏温情的关怀。诗人感叹自己离家远游,无法常伴左右,不能尽孝道,同时也反思家族的美德传承问题。
诗人提到先辈的潜德未彰,暗示自己有责任让家族的名声得以延续,通过遵循《诗》《书》中的教诲,保持家族的良好声誉。最后,诗人寄语兄弟们共同努力,从现在开始积极进取,体现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个人的愧疚与决心,也流露出对家庭和睦与延续的深切关注。
隐者逃世网,遂欲安一枝。
不能负猿鹤,山林无返时。
吾人富道义,词华振芳蕤。
共疑敛逸步,不愿黄金羁。
然于论议间,忧国不顾私。
岂从隐者徒,耦耕抽棘茨。
顾难同群碎,轻屈迈往姿。
何当副仄席,执简上玉墀。
一荐危苦语,自结明主知。
良药起民瘼,神膏除国疵。
不同郑子真,虚名动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