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森森结绿阴,翠峰深处隐禅林。
高僧见鹤坐泉眼,群丑闻鸡息盗心。
春去野花开异品,晓来山鸟弄新音。
胜游休便生归计,到此蓬瀛路好寻。
乔木森森结绿阴,翠峰深处隐禅林。
高僧见鹤坐泉眼,群丑闻鸡息盗心。
春去野花开异品,晓来山鸟弄新音。
胜游休便生归计,到此蓬瀛路好寻。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静谧与庄严,以及其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诗人以“乔木森森结绿阴,翠峰深处隐禅林”开篇,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出灵岩寺所在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暗示着寺庙内修行者的超然境界。接着,“高僧见鹤坐泉眼,群丑闻鸡息盗心”两句形成鲜明对比,高僧的宁静与智慧与世俗之人的贪婪与躁动形成对照,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作为心灵避风港的作用。
“春去野花开异品,晓来山鸟弄新音”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灵岩寺的生机与和谐,无论是春天的野花还是清晨的鸟鸣,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与生命力,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普遍。最后,“胜游休便生归计,到此蓬瀛路好寻”表达了诗人对灵岩寺独特魅力的赞叹,鼓励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暗示了探索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灵岩寺的自然美景和宗教氛围,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濯锦坊空,湔裙节近,浣纱人正娟娟。
一角青溪,难忘旧日裳褰。
纤腰半折禁风柳,又柔荑、低浸春寒。
泪痕多,万一相思,流到天边。
西施老去吴宫冷,只双颦眉黛,憔悴如烟。
锦样归帆,信音隔断年年。
侬心欲化江干石,便丝丝、黏上缠绵。
怕郎心,却似伊顽,不解相怜。
麟带黏云,蝉鬟约雾,玉宇微茫春暖。
明妆淡月认飞魂,试霓裳怨歌应倦。婵娟再转。
已昨夜星辰梦断。翠嚬深,恨笑啼圆缺,迷离箫管。
幽怀远。碧海青天,慢傍瑶瑟怨。
便依灵药谢芳尘,怕冥冥劫胎难换。
霜痕瘦损,剩漂泊高寒谁伴。
尽回肠,又看珠帘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