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洛阳道,北山正嶕峣。
高坟望累累,岁久青松凋。
为问葬者谁,云是汉唐朝。
龟龙卧深草,文字半沉销。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
颓垣隐狐兔,荒棘鸣鸱鸮。
千载雍门琴,令人涕泪交。
日暮洛阳道,北山正嶕峣。
高坟望累累,岁久青松凋。
为问葬者谁,云是汉唐朝。
龟龙卧深草,文字半沉销。
凄风扑霜叶,阴云惨寒郊。
颓垣隐狐兔,荒棘鸣鸱鸮。
千载雍门琴,令人涕泪交。
这首诗描绘了日暮时分,洛阳道上的一片萧瑟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北山的高峻,以及历经岁月沧桑的高坟和青松,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流逝感。诗中提到的“龟龙”可能象征着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智慧与才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如同深草中的龟龙,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其踪迹。
接着,诗人以凄风、霜叶、阴云、寒郊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悲凉,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颓垣、狐兔、荒棘、鸱鸮等元素,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诗人引用了千载之后的雍门琴声,这不仅是对古代音乐艺术的怀念,更是对逝去时代精神文化的感慨。这种音乐,虽然已经不再,却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引发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涕泪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人性、生命价值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