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唐扑非赴公车》
《送唐扑非赴公车》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爽气平铺散晓烟,江头风动孝廉船。

全操胜具趋金马,直踏浓花过玉鞭。

多少念头言不尽,总于榜上月同圆。

入云须记出山日,尚有灵峰意未传。

(0)
鉴赏

此诗《送唐扑非赴公车》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

首句“爽气平铺散晓烟”,以清新的晨光和舒爽的空气起笔,营造出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次句“江头风动孝廉船”,点明了友人乘坐的船只即将启程,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暗含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誉。

接着,“全操胜具趋金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全副武装、勇往直前的勇士,向着象征权力与荣耀的“金马”(古代指朝廷)进发,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功名的决心与信心。

“直踏浓花过玉鞭”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景象,以“浓花”喻指繁花似锦的京城,而“玉鞭”则象征着权贵的象征物,暗示友人将踏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

“多少念头言不尽,总于榜上月同圆”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内心复杂情感的理解与祝福,期待他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如同月圆之夜,圆满美好。

最后,“入云须记出山日,尚有灵峰意未传”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与鼓励,提醒他无论成功与否,都应铭记初心,保持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就像灵峰之巅,虽未完全展现其壮丽,但其精神永存。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吊台湾·其一

忆从海上访仙踪,今隔蓬山几万重。

蜃市楼台随水逝,桃源天地付云封。

怜他鳌戴偏无力,待到狼吞又取容。

两字亢卑浑不解,边氛从此正汹汹。

(0)

新开庄

剪棘诛茅旧筑堂,堂前潋滟水平塘。

李衡奴婢三千橘,诸葛生涯八百桑。

茧足连年歌兕虎,磨牙尽日走豺狼。

伤心今作无家别,我比新庄是故乡。

(0)

送汪杏泉入都补殿试·其二

不容混迹列樵渔,奔走风尘难索居。

好友难逢多难后,遗民喜见受恩初。

一官老我羞元亮,三策期君学仲舒。

浪说此乡多宝玉,东行枉驾故人车。

(0)

半屏列嶂

东南多胜境,郭外列高峘。

乍觉岚屏展,应知嶂画难。

雾崖披半豹,冰岭裂层峦。

玉笋形全肖,芙蓉影似刓。

仙鬟欹汉表,佛髻缺云端。

岂少为山篑,偏宜侧面看。

开窗疑隐现,排闼杂青丹。

蜡屐如堪陟,登临纵大观。

(0)

探险

眼看东西两半球,华人冒险胜欧洲。

能穷青陆黄墟外,首算张骞入斗牛。

(0)

五里林

五里林间路,长堤绕碧流。

落花春径寂,芳草晚园幽。

鹭宿依斜岸,凫啼近小洲。

绿阴行过处,客邸在溪头。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