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尊宿庵》
《陈尊宿庵》全文
宋 / 吕希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尊宿芳名盛,庵岩迹未颓。

织蒲随日用,儋版唤人回。

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托开。

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zūn宿ān
sòng / chún

zūn宿fāngmíngshèngānyánwèituí

zhīsuíyòngdānbǎnhuànrénhuí

línqīntuīchūyúnménshǒutuōkāi

jīnliǎngchánpàizhōulái

翻译
尊宿的芳名远扬,庵岩的遗迹依然完好。
日常编织蒲草,用以生活所需,儋版的声音唤人们回归。
临济宗亲传佛法,云门派由他亲手开启。
如今的禅宗两大流派,都源自睦州传承。
注释
尊宿:对德高望重僧人的尊称。
芳名:美好的名声。
庵岩:庵庙和岩石,可能指代古老的修行之地。
颓:衰败。
织蒲:编织蒲草。
日用:日常生活。
儋版:儋州方言或地名,可能指代当地发出的召唤声。
唤人回:呼唤人们回到这里。
临济:佛教禅宗的一个宗派。
亲推出:亲自传授佛法。
云门:又一个禅宗宗派。
手托开:亲手开创。
两禅派:两个主要的禅宗分支。
俱:都。
自:从。
睦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希纯的作品,名为《陈尊宿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美一位高僧及其所在的庵堂。这位高僧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佛教人物,其名字和影响力都很大,从“尊宿芳名盛”可见一斑。而“庵岩迹未颓”则表明这座庵虽然历经时光,但依然保存着这位高僧留下的痕迹。

诗中还提到了“织蒲随日用”,可能是指庵中的僧侣们每天都在进行劳作,像是在织布一样;“儋版唤人回”则可能是说这些劳作的声音能够唤醒人们的心灵,让他们回归本真。

接下来的两句“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托开”,可能是在赞美这位高僧对禅宗的贡献,他如同临济、云门两大禅宗流派的祖师一样,直接地将禅宗精神传递给后人。

最后,“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表明这位高僧所在的庵堂位于睦州,而且他的禅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两个重要的禅宗流派的源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高僧及其精神遗产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吕希纯
朝代:宋

寿州人,字子进。吕希绩弟。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官太常丞、权太常少卿。宣仁太后死,谏哲宗勿复新法。寻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初出知亳州,为谏官劾元祐中附会吕大防、苏辙,徙睦州、归州。后贬金州居住,又责道州安置。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颍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
猜你喜欢

题厅壁

驱鸡政府本来无,刚被人呼邑大夫。

及至五更侵早起,算来却是被鸡驱。

(0)

题月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

东轩记待月,纵笔说性命。

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

文虽欧苏工,理至关洛定。

人心如明月,尘垢失清净。

雾收海气澄,天迥风力劲。

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

镜中双綵鸾,翔立请骖乘。

御宴影娥池,神飙忽吹醒。

鸾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

依旧碧潭心,无复琼楼兴。

韩郎固有言,仙人未贤圣。

(0)

挽阙南夫

恶梦无端岁在蛇,先贤遗落重堪嗟。

粹然践履终身实,老矣婆娑两鬓华。

不见鲤庭人独立,忽惊鵩舍日西斜。

窆碑好为书潜德,穷巷谁寻仵作家。

(0)

仲冬雪夜偶书三绝句·其三

长廊风紧雨冥冥,花落寒灯酒半醒。

但觉晨光何太早,不知飞霰集窗棂。

(0)

嘱花吟

把酒嘱花枝,花枝亦要知。

花无十日盛,人有百年期。

据此销魂处,宁思中酒时。

若非诗断割,难解一生迷。

(0)

和邢和叔学士见别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西晋风。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