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
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
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
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
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
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
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
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景。开篇“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又神秘的南山美景,似乎只有诗人一人独赏这份绝美,而这份美丽却无人与共,只能让诗人自己沉醉其中。
接着,“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此佳境中寻找灵感,将自然界的清新气息融入诗词之中,使得每一草每一木都散发出独特的芬芳。这里的“清诗”不仅指诗人的创作,也象征着大自然本身就是最美的诗篇。
第三、四句,“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则是诗人对朋友段屯田(字荆林)的赞誉和期待。这里的“谢女”通常指代才女,可能暗示段氏亦有文采,诗人对其寄予期望,而“留待中郎归”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的时光和感受保留至朋友返回之时共享。
最后两句,“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则是现实生活的点缀。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或他人,即使是在欣赏自然美景的时候,也不能忘记现实中的责任和任务。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重视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双重角色。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友情的珍视,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巨根盘亘几百尺,高干植立参天长。
萧萧气清霜月白,云根桂子飘秋香。
松陵高士风骨奇,洒然临流傲沧浪。
油云委地墨欲滴,霾风拂雨炎天凉。
酂留执策信秉钺,军中舞剑语激昂。
幽林俯见皆朴樕,反视茂质独苍苍。
乐圃先生最珍玩,如神伟象岂等常。
梦松盖有三公兆,苍桧鼎峙宁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