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

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开篇"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设置了一个远离尘世、藏于深山之中的场景,"京岘"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作为描绘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两牛鸣地得禅林"则表明诗人通过两头牛引导,发现了一个宁静的禅修之所。

接下来的"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运用了"风泉"和"竹月"这两个意象丰富的词汇,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氛围。"哀玉"和"碎金"则增添了一种柔美的质感,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细腻。

第三句"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中的"藻井"指的是古代寺庙中的一种设施,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外界,这里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隔绝。"青灯对宿夜沈沈"则描绘出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心境,那份寂寞和深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扁舟"是古代一种简易的小船,而"过客十年事"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曾经在这里停留过,并且与这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而那份"一梦此山愁至今"的感情,透露出诗人的怀旧和对这段往事的深刻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精神寄托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其三

卖龟船小样漪涟,折得蘋花亦当钱。

我自沧洲隔三载,此花风调只依然。

(0)

溪上行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0)

春晴散步庭下

东风吹广泽,和气日夜旋。

微澜生曲沼,积翠被层峦。

细草蔼近甸,时禽响郊园。

整巾步庭下,申舒委馀暄。

万物各有时,而余复何言。

燋谷忘牙事,深居寄考槃。

结交乏二中,徵心迂七还。

聊持瞬息念,一究空有源。

狂闹等瓶中,何须计悲欢。

(0)

将池僧舍东轩晓起

兹轩临绝顶,远与前山平。

睡起月初上,冷冷晓风清。

暗岭跃飞雷,白云出疏星。

四顾莽不辨,惟闻候虫鸣。

居人正酣寝,我已事晨征。

思妇闺中意,游子天外情。

策羸取微径,羁梦何由成。

(0)

秋日怀古园有作

故里田庐远,他乡禾黍秋。

风高初下叶,川浅欲生洲。

月出空山静,烟生远树稠。

已谙为客意,坚坐任迟留。

(0)

出微王峡读子厚诗恍然偶作二绝句·其一

西来一水古今绿,峡里诸山天下奇。

非是愚溪溪上客,未应轻作此山诗。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