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
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
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开篇"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设置了一个远离尘世、藏于深山之中的场景,"京岘"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作为描绘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两牛鸣地得禅林"则表明诗人通过两头牛引导,发现了一个宁静的禅修之所。
接下来的"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运用了"风泉"和"竹月"这两个意象丰富的词汇,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氛围。"哀玉"和"碎金"则增添了一种柔美的质感,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细腻。
第三句"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中的"藻井"指的是古代寺庙中的一种设施,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外界,这里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隔绝。"青灯对宿夜沈沈"则描绘出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心境,那份寂寞和深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扁舟"是古代一种简易的小船,而"过客十年事"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曾经在这里停留过,并且与这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而那份"一梦此山愁至今"的感情,透露出诗人的怀旧和对这段往事的深刻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精神寄托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东风吹广泽,和气日夜旋。
微澜生曲沼,积翠被层峦。
细草蔼近甸,时禽响郊园。
整巾步庭下,申舒委馀暄。
万物各有时,而余复何言。
燋谷忘牙事,深居寄考槃。
结交乏二中,徵心迂七还。
聊持瞬息念,一究空有源。
狂闹等瓶中,何须计悲欢。
故里田庐远,他乡禾黍秋。
风高初下叶,川浅欲生洲。
月出空山静,烟生远树稠。
已谙为客意,坚坐任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