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
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
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
扬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沙何处寻。
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
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
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
扬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沙何处寻。
这首诗名为《栀子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舒岳祥。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首句“六出台成一寸心”,可能是形容栀子花小巧玲珑,如寸心般凝聚了诗人的深情。次句“银盘里许贮金簪”,将花朵比喻为精致的银盘中盛放的金色发簪,形象生动。
第三句“月中不著蝇点璧”,运用月光与洁白的栀子花相映成趣,暗示花的洁净无瑕,连月光都不忍玷污。第四句“春过翻疑蝶满林”,春天过去后,栀子花开得繁盛,仿佛引来无数蝴蝶,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五、六句“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进一步描绘了栀子花盛开的环境,静谧的山院、清凉的石坛,与炎炎夏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花的清新与宁静。
最后一句“扬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沙何处寻”,诗人借扬州人对琼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栀子花独特魅力的认同,然而在现实的风沙中,寻找这样纯净的美,显得尤为不易,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栀子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纯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