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隹气满陵园,河洛诸宗尽大藩。
峡坼鳖灵啼望帝,花飞燕矢啄王孙。
壶关诏咽山东老,剑阁铜增蜀北门。
如带黄流应自远,地维终古奠昆仑。
龙蟠隹气满陵园,河洛诸宗尽大藩。
峡坼鳖灵啼望帝,花飞燕矢啄王孙。
壶关诏咽山东老,剑阁铜增蜀北门。
如带黄流应自远,地维终古奠昆仑。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续悯乱诗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乱世中江山的变迁与动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联“龙蟠隹气满陵园,河洛诸宗尽大藩”,以“龙蟠”形容江山稳固,佳气充盈陵园,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河洛诸宗尽大藩”则指出黄河与洛水流域的众多宗族都成为强大的藩镇,暗含了当时社会格局的复杂与权力的分散。
颔联“峡坼鳖灵啼望帝,花飞燕矢啄王孙”,运用典故,通过“鳖灵啼望帝”和“燕矢啄王孙”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哀悼与怀念。其中,“鳖灵”与“望帝”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分别代表了对亡国之君的同情与对英雄的敬仰;“花飞燕矢啄王孙”则可能寓指朝代更迭,英雄末路的凄凉景象。
颈联“壶关诏咽山东老,剑阁铜增蜀北门”,进一步描绘了乱世中的动荡与变迁。“壶关诏咽”可能是指诏书在动荡中难以传达,象征着政治秩序的混乱;“山东老”和“蜀北门”则分别代表了北方和西南地区的动荡与变化。
尾联“如带黄流应自远,地维终古奠昆仑”,以“黄流”比喻黄河,暗示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地维终古奠昆仑”则表达了对大地根基稳固、历史永恒的信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
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宫妆。
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
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湖光。两岸潇湘。
风荐爽、扇摇香。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
涉江。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
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