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将五十,无地堪栽竹。
丈人门径深,两面千竿绿。
营营不好事,终日眉峰蹙。
二气岂相宜,此君觉尘俗。
琅玕诉失所,愿作陶家菊。
赖有徐卿儿,往往知忘肉。
陈生将五十,无地堪栽竹。
丈人门径深,两面千竿绿。
营营不好事,终日眉峰蹙。
二气岂相宜,此君觉尘俗。
琅玕诉失所,愿作陶家菊。
赖有徐卿儿,往往知忘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悯刘家竹》,通过对刘家竹的描绘,表达了对竹子命运的感慨和对刘家生活的同情。诗中首先提到主人公陈生即将五十岁,却无处可种植竹子,暗示了生活的困顿。接着描述丈人家中的竹林深深,两旁翠竹千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竹子的生机与清雅,反衬出刘家的寂寥。
诗人批评刘生忙于俗务,整日愁眉不展,认为这样的生活与竹子的高洁气质不符。他以“二气岂相宜”表达对刘生活境的不满,认为竹子本应处于清风明月之中,而非尘俗之地。竹子自比为琅玕(美玉般的竹子),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生长环境的哀怨,希望能像陶渊明家的菊花一样,得到适宜的归宿。
最后,诗人欣慰地提到有个像徐卿儿这样的人,时常能理解刘家的困境,忘记世俗的忧虑,这给诗增添了一丝温情。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言志,既表达了对刘家的同情,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画禅榜室咸福宫,名迹精鉴罗思翁。
潇湘图出虎儿笔,阴霁昏晓交溟濛。
裕陵题识至四五,谓与老米家法同。
云山卷在喜璧合,辉映羲献宝笈中。
通灵转劫七十载,滇徼万里谁能踪?
宁知吴船已收载,夜窗贯月光腾虹。
主人名斋准宝晋,摊卷云海空复空。
三湘九疑落几席,胸次岂直吞云梦?
此图南渡推第一,紫阳两跋魁群公。
石田垂老渴一睹,况我旅寄尤衰癃。
石渠校秘总泡影,昔恨相失今容逢。
寒具不设傥弗吝,挂帆早晚江南东。
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
笄年随宦老就养,诗画清丽知渊源。
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时获聆清言。
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
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
神仙狡狯夺造化,平陆胥溺能勿援?
尘扬水浅故眼熟,傥起昏垫开衢尊。
人天十载百感集,剩对季子追梦痕。
画中有诗况手泽,仙坛记在试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