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悯刘家竹》
《悯刘家竹》全文
宋 / 陈藻   形式: 古风

陈生将五十,无地堪栽竹。

丈人门径深,两面千竿绿。

营营不好事,终日眉峰蹙。

二气岂相宜,此君觉尘俗。

琅玕诉失所,愿作陶家菊。

赖有徐卿儿,往往知忘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ǐnliújiāzhú
sòng / chénzǎo

chénshēngjiāngshíkānzāizhú

zhàngrénménjìngshēnliǎngmiànqiān竿gān绿

yíngyínghǎoshìzhōngméifēng

èrxiāngjūnjuéchén

lánggānshīsuǒyuànzuòtáojiā

làiyǒuqīngérwǎngwǎngzhīwàngròu

注释
陈生:指陈先生。
五十:指五十岁。
堪:能,适合。
栽:种植。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门径:小路。
深:深远,隐蔽。
千竿绿:形容竹子众多且翠绿。
营营:忙碌,忧虑。
好:喜好,做。
事:事务。
蹙:皱,紧锁。
二气:阴阳二气,指自然界的生机和沉寂。
相宜:适宜,协调。
此君:古人常以竹自比,此处指竹子。
尘俗:世俗,尘世。
琅玕:竹子的美称,如玉般翠绿。
失所:失去合适的位置或环境。
陶家菊:指陶渊明喜欢的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徐卿儿:徐姓的朋友,儿是对朋友的尊称。
忘肉:忘记饥饿,形容忘我投入。
翻译
陈先生即将年满五十,却没有地方可以种竹。
老丈人的小路深深隐藏,两旁翠竹千竿青绿。
他忙于俗务,整天愁眉不展。
阴阳二气似乎不合,竹子觉得世俗纷扰。
竹子仿佛在诉说不适,希望能成为陶渊明家的菊花。
幸好有徐公子这样的朋友,常常让他忘记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悯刘家竹》,通过对刘家竹的描绘,表达了对竹子命运的感慨和对刘家生活的同情。诗中首先提到主人公陈生即将五十岁,却无处可种植竹子,暗示了生活的困顿。接着描述丈人家中的竹林深深,两旁翠竹千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竹子的生机与清雅,反衬出刘家的寂寥。

诗人批评刘生忙于俗务,整日愁眉不展,认为这样的生活与竹子的高洁气质不符。他以“二气岂相宜”表达对刘生活境的不满,认为竹子本应处于清风明月之中,而非尘俗之地。竹子自比为琅玕(美玉般的竹子),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生长环境的哀怨,希望能像陶渊明家的菊花一样,得到适宜的归宿。

最后,诗人欣慰地提到有个像徐卿儿这样的人,时常能理解刘家的困境,忘记世俗的忧虑,这给诗增添了一丝温情。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言志,既表达了对刘家的同情,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陈藻
朝代:宋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猜你喜欢

寄题米元晖潇湘图

画禅榜室咸福宫,名迹精鉴罗思翁。

潇湘图出虎儿笔,阴霁昏晓交溟濛。

裕陵题识至四五,谓与老米家法同。

云山卷在喜璧合,辉映羲献宝笈中。

通灵转劫七十载,滇徼万里谁能踪?

宁知吴船已收载,夜窗贯月光腾虹。

主人名斋准宝晋,摊卷云海空复空。

三湘九疑落几席,胸次岂直吞云梦?

此图南渡推第一,紫阳两跋魁群公。

石田垂老渴一睹,况我旅寄尤衰癃。

石渠校秘总泡影,昔恨相失今容逢。

寒具不设傥弗吝,挂帆早晚江南东。

(0)

董季友属题其母杨太夫人麻姑载酒画帧

梁溪三杨盛文藻,生晚吾及见女孙。

笄年随宦老就养,诗画清丽知渊源。

曩交仲子爰及季,隔幔时获聆清言。

为图散花会微旨,忏除结习皈祇洹。

谁知桑海并亲见,此画无亦元机存。

神仙狡狯夺造化,平陆胥溺能勿援?

尘扬水浅故眼熟,傥起昏垫开衢尊。

人天十载百感集,剩对季子追梦痕。

画中有诗况手泽,仙坛记在试一论。

(0)

二月八日节庵寄饷崇陵桥下雪泉·其一

地宫三岁梦魂边,陵树成阴定几年?

此水涓涓终不息,和冰还注峡中天。

(0)

哭司直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

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

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0)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二

此腹朝朝饱御厨,极知君等笑愚儒。

平章军国同俄顷,退食金鳌一事无。

(0)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七

艮岳何年辇入金?排衙叠翠到而今。

九成元是隋仁寿,不比甘泉与上林。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