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长桥跨涿河,重修工竣此经过。
多疏涵洞防秋涨,已看洪川吸众波。
万国共球兹会极,九瀛壶峤始盈科。
舆梁亦可通为政,君子名言忆勇轲。
蜿蜒长桥跨涿河,重修工竣此经过。
多疏涵洞防秋涨,已看洪川吸众波。
万国共球兹会极,九瀛壶峤始盈科。
舆梁亦可通为政,君子名言忆勇轲。
这首诗描绘了永济桥的壮丽景象与深远意义。开篇“蜿蜒长桥跨涿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桥梁的雄伟气势,跨越涿河,展现出工程的宏大与精巧。接着,“重修工竣此经过”点明了桥梁的修复与完善,强调了其在交通中的重要性。
“多疏涵洞防秋涨,已看洪川吸众波”两句,不仅展现了桥梁设计的智慧,通过设置涵洞以预防洪水,还形象地描绘了桥梁在洪水面前的从容不迫,仿佛能够吸纳众多水流,保护两岸的安全。这种对自然力量的巧妙利用,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万国共球兹会极,九瀛壶峤始盈科”则将视角放大至全球,表达了桥梁作为连接世界的纽带,象征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人类共同进步的象征。这里运用了“万国”、“九瀛”等词汇,展现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舆梁亦可通为政,君子名言忆勇轲”最后两句,将桥梁与政治治理相联系,寓意深远。通过桥梁的建设与维护,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子”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引用“勇轲”(即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智慧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永济桥的宏伟与实用价值,更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展现了清代诗人弘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文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