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杞梁妻祠下作.在齐河县长城铺》
《祝英台近.杞梁妻祠下作.在齐河县长城铺》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画旗飘,灵幄捲,彩翠剥如雨。

玉貌明妆,隐隐怨蛾聚。

可怜枳壳花开,凝丹点绛,尽千载、啼斑偷注。

黯凝伫。满壁水墨全昏,犹把断肠谱。

绣帔尼师,指点向廊柱。

怪他哭后长城,崩馀粉堞,忒画得、周遭如许。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画旗飘”、“灵幄捲”、“玉貌明妆”等,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灵幄捲”暗示着祭奠仪式的进行,而“彩翠剥如雨”则以自然景象比喻逝去之人的离别,仿佛是生命的色彩在雨中逐渐消逝。接着,“玉貌明妆,隐隐怨蛾聚”描绘了女子的面容,她的眼眉间似乎凝聚着无尽的哀愁与思念,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可怜枳壳花开,凝丹点绛,尽千载、啼斑偷注。”这一句将女子的泪水比作花上的红点,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她对亡夫的深情与不舍。而“黯凝伫”则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孤独与沉思,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过往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绣帔尼师,指点向廊柱。”这里的“绣帔尼师”可能是指一位僧侣或修女,她或许在引导或陪伴着女子,共同面对这份深重的哀伤。而“指点向廊柱”则暗示着某种指引或寄托,或许是在寻找慰藉或是寻求解脱的方式。

最后,“怪他哭后长城,崩馀粉堞,忒画得、周遭如许。”这一句以长城为背景,将女子的哀伤与长城的壮丽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也暗示了她对亡夫的思念如同长城一般绵延不绝,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描绘了女子对亡夫的悼念之情,以及她在面对生死离别的复杂情感时的心路历程。词中既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包佶赋得天津桥

洛阳岁暮作征客,囗囗囗囗囗囗囗。

相望依然一水间,相思已如千年隔。

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

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

巩树甘陵愁远道,他乡一望人堪老。

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

(0)

酬张二仲彝

吴洲见芳草,楚客动归心。

屈宋乡山古,荆衡烟雨深。

艰难十载别,羁旅四愁侵。

澧月通沅水,湘云入桂林。

已看生白发,当为乏黄金。

江海时相见,唯闻梁甫吟。

(0)

适荆州途次南阳赠何明府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郎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0)

送从侄栖闲律师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

(0)

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

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0)

九日寄郑丰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