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旗飘,灵幄捲,彩翠剥如雨。
玉貌明妆,隐隐怨蛾聚。
可怜枳壳花开,凝丹点绛,尽千载、啼斑偷注。
黯凝伫。满壁水墨全昏,犹把断肠谱。
绣帔尼师,指点向廊柱。
怪他哭后长城,崩馀粉堞,忒画得、周遭如许。
画旗飘,灵幄捲,彩翠剥如雨。
玉貌明妆,隐隐怨蛾聚。
可怜枳壳花开,凝丹点绛,尽千载、啼斑偷注。
黯凝伫。满壁水墨全昏,犹把断肠谱。
绣帔尼师,指点向廊柱。
怪他哭后长城,崩馀粉堞,忒画得、周遭如许。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与悼念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画旗飘”、“灵幄捲”、“玉貌明妆”等,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灵幄捲”暗示着祭奠仪式的进行,而“彩翠剥如雨”则以自然景象比喻逝去之人的离别,仿佛是生命的色彩在雨中逐渐消逝。接着,“玉貌明妆,隐隐怨蛾聚”描绘了女子的面容,她的眼眉间似乎凝聚着无尽的哀愁与思念,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可怜枳壳花开,凝丹点绛,尽千载、啼斑偷注。”这一句将女子的泪水比作花上的红点,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她对亡夫的深情与不舍。而“黯凝伫”则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孤独与沉思,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过往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绣帔尼师,指点向廊柱。”这里的“绣帔尼师”可能是指一位僧侣或修女,她或许在引导或陪伴着女子,共同面对这份深重的哀伤。而“指点向廊柱”则暗示着某种指引或寄托,或许是在寻找慰藉或是寻求解脱的方式。
最后,“怪他哭后长城,崩馀粉堞,忒画得、周遭如许。”这一句以长城为背景,将女子的哀伤与长城的壮丽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也暗示了她对亡夫的思念如同长城一般绵延不绝,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描绘了女子对亡夫的悼念之情,以及她在面对生死离别的复杂情感时的心路历程。词中既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洛阳岁暮作征客,囗囗囗囗囗囗囗。
相望依然一水间,相思已如千年隔。
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
岂无朝夕轩车度,其奈相逢非所亲。
巩树甘陵愁远道,他乡一望人堪老。
君报还期在早春,桥边日日看芳草。
千里独游日,有怀谁与同。
言过细阳令,一遇郎陵公。
清节迈多士,斯文传古风。
闾阎知俗变,原野识年丰。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穷。
江天经岘北,客思满巴东。
梦渚夕愁远,山丘晴望通。
应嗟出处异,流荡楚云中。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
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