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
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
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
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
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
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
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
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
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
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
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
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对远方女子的思念之情。开篇“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以春日里树木绽放的光辉和诗人眺望远方的姿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流水与桃花、春风与杨柳联系起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则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独自感受着离别的痛苦,珍惜着即将逝去的春光,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远方女子的深深思念。
最后,“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一句,以距离的遥远比喻思念之深,表达了诗人无法接近心上人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女子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良期每多违,佳节怅虚往。
薄言城西游,馀春迟幽赏。
日色漾涟漪,天光发融朗。
清吹飘文裾,瑶湍激兰桨。
寄怀涉清川,平目眺遐壤。
晴霏动遥岑,清烟散修莽。
亚竹孤卉明,隔水春禽响。
及此单裌成,聊寄临流想。
象床凝寒照蓝笋,碧幌兰温瑶鸭静。
东风吹梦晓无踪,起来自觅惊鸿影。
彤帘霏霏宿馀冷,日出莺花春万井。
莫怪啼痕栖素巾,明朝红嫣鏖作尘。
春日迟迟春波急,晓红啼春香雾湿。
青华一失不再及,飞丝萦空眼花碧。
楼前柳色迷城邑,柳外东风马嘶立。
水中荇带牵柔萍,人生多情亦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