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子重王履约履仁汎舟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
《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子重王履约履仁汎舟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良期每多违,佳节怅虚往。

薄言城西游,馀春迟幽赏。

日色漾涟漪,天光发融朗。

清吹飘文裾,瑶湍激兰桨。

寄怀涉清川,平目眺遐壤。

晴霏动遥岑,清烟散修莽。

亚竹孤卉明,隔水春禽响。

及此单裌成,聊寄临流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三月的一个晴朗日子与友人泛舟石湖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

首句“良期每多违,佳节怅虚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常常错过、佳节空自往的遗憾之情。接着,“薄言城西游,馀春迟幽赏”则转而描述了诗人决定前往城西,趁着余春,寻找幽静之地享受自然之美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日色漾涟漪,天光发融朗。清吹飘文裾,瑶湍激兰桨”描绘了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天光明亮,微风吹拂着衣裙,清澈的水流激起了兰桨,生动展现了泛舟湖上的惬意景象。

“寄怀涉清川,平目眺遐壤”表达了诗人借由穿越清澈的河流,平视远处辽阔的土地,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晴霏动遥岑,清烟散修莽”描绘了晴空中的云雾在远山间轻轻飘动,清烟在茂密的丛林中缓缓散开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亚竹孤卉明,隔水春禽响”则是对岸边亚竹丛中孤独绽放的花朵和隔着水面传来鸟鸣声的细腻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命力。

最后,“及此单裌成,聊寄临流想”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穿着单薄的衣服,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沉浸在与自然的对话之中,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颂十六首·其十

参得五语,功勋始成。有时不说,恣口说行。

有时不玄,空失妙正。有时不显,才一气生。

有时不出,独来水清。有时不生,未开眼睛。

毕竟见得,连天晓星。

(0)

劝人·其四

低头不见地,仰面不见天。

欲知白牛处,但看髑髅前。

(0)

示李才翁宣教

吾官学佛几经秋,梦里书空醒便休。

会得三吴灭门句,也须亲到百花洲。

(0)

颂古·其一○一

十年海上觅冤雠,不得冤雠未肯休。

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散夜叉头。

(0)

偈答百丈僧

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

(0)

颂古三十九首·其三

口念木瓜医脚气,纸画钟馗驱鬼祟。

一生若解和罗槌,日日吃酒日日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