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钟楼耸碧空,倾城景慕泰西风。
效颦未省无盐陋,却诩容光冠远东。
处处钟楼耸碧空,倾城景慕泰西风。
效颦未省无盐陋,却诩容光冠远东。
这首诗描绘了对西方文化在南国影响的观察与反思。首句“处处钟楼耸碧空”,以钟楼高耸的形象,象征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仿佛在碧空中矗立,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接着,“倾城景慕泰西风”一句,表达了整个城市乃至民众对西方风尚的向往与崇拜,这种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效颦未省无盐陋”,借用古代美女西施皱眉而美的典故,这里比喻南国的人们盲目模仿西方的风尚,却未能理解其中真正的美与价值,反而可能显得拙劣或不协调。这里的“无盐”指的是古代丑女无盐,暗喻模仿者可能适得其反,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美感。
最后一句“却诩容光冠远东”,则指出这些模仿者自以为光彩照人,实际上却在远东地区(泛指东方)自夸,显示了一种自我认知上的偏差与骄傲。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当时社会上盲目追求西方风尚的现象进行了讽刺与批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并发扬自身的传统文化与特色。
风雨未过桐华时,宜春苑中梨萼披。
天子赐宴群臣嬉,少年都尉方追随。
暮归迟喜联留后,兄弟双弓射熊皮。
侯宗戚族坐上少,伯仲相顾惊恩私。
凤皇楼高玉箫吹,金络骏马不肯骑。
自戒危溢作后规,何郎莫愧书与诗。
霜前收美菜,欲以禦冬时。
备乏且增品,挑新那复思。
菖菹嗜西伯,姜食语宣尼。
未免效流俗,竞将罂盆为。
猛雨迫好鸟,止我屋室隅。
是时有刘薛,亦既此焉俱。
我厩秣尔马,我厨饭尔奴。
二人乃可语,因观尔马图。
古笔得神妙,俗工非所模。
收图雨且止,鸟飞当驾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