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
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誇。
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
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誇。
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嘲小德》,通过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独特见解。首句“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表达了诗人作为父亲在中年时开始为儿子的未来打算,视为自己晚年生活的寄托。接下来的“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描绘了孩子模仿鸟鸣和稚嫩地在窗户边玩耍的情景,生动活泼。
“欲嗔王母惜,稍慧女兄誇”则以神话中的王母和女兄为喻,既赞美孩子的聪明伶俐,又暗示希望他能像女兄一样受到夸奖,不被过分溺爱。最后两句“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暗指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深奥的学问,如《潜夫论》这样的古代典籍,表明他对儿子的教育成果感到满意,认为不必过于依赖外家的帮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琐事展现出家庭教育的温馨与期望,体现了黄庭坚对子女教育的独到见解。
崖山禽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
雪平绝塞魂何往,月满通衢骨未寒。
一剑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