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六》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六》全文
清 / 薛昂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花甲已周万事墉,乱时最怕老年逢。

惊闻劫火连三月,未卧常闻半夜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末民初动荡时期,面对国家巨变和个人老年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花甲已周”、“万事墉”等词句,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接着,“乱时最怕老年逢”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对动荡时代中年老的恐惧与无奈。

“惊闻劫火连三月”,通过“劫火”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或社会变革带来的破坏与灾难,连续三个月的“劫火”象征着长时间的痛苦与不安。而“未卧常闻半夜钟”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人们在动荡时期内心的惶恐与警觉,钟声似乎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者,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和感慨,以及在动荡年代中个体命运的无力感。通过“步原韵”这一形式,薛昂若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传统诗歌的韵律之中,既体现了对古典文学的传承,也展现了个人独特的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薛昂若
朝代:清

澄江镇人,名骏材,别号澄江福地老人。光绪六年生,享年九十一岁,工诗词,擅书法,上海第一师范传习所毕业,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历任辅延小学、君永小学、市立第七学校、武进育德女校澄以及励实中学等校教师和代理校长。
猜你喜欢

彰化八景

山城竹郭雨霏霏,郭外青山湿翠微。

冷雾埋林藏半线,浓烟扑地锁重扉。

燕穿深巷频频语,鹭下寒塘缓缓飞。

白发番黎寻乐计,披蓑学坐钓鱼矶。

(0)

劝农归路经海会寺与诸同人分赋·其二

问讯词坛客,山僧逸兴同。

地高晴翠合,林静妙香通。

登眺消尘虑,安閒步梵宫。

寸心持半偈,顿觉海天空。

(0)

台湾纪巡诗·其三十八

问俗殊方竟未厌,忽教放索转丹襜。

天南水起山穷处,琅峤云从马首瞻。

(0)

台湾纪巡诗·其十五

献芹再拜语呢喃,款步芳阶舞绣衫。

具道殷勤猫女意,粉餈亲制手掺掺。

(0)

竹堑

地辟洪荒近,天围渤澥宽。

海云生处白,山雨晚来寒。

但足鱼羹饭,何须鲎壳冠。

时清息烽火,有竹报平安。

(0)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其四

故人几许费燕支,一幅鹅溪写折枝。

我亦枯肠苦搜索,为君拈句比红儿。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