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堑》
《竹堑》全文
清 / 胡承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地辟洪荒近,天围渤澥宽。

海云生处白,山雨晚来寒。

但足鱼羹饭,何须鲎壳冠。

时清息烽火,有竹报平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阔天地间壮丽的自然景象与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地辟洪荒近,天围渤澥宽”,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无垠的世界之中。地辟洪荒,意味着世界初开,天地未分,此处用“近”字,似乎在暗示尽管世界浩瀚,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显得亲近而和谐。天围渤澥,则是将视线拉高,以大海为界,展现天地之广袤,渤澥(渤海)之浩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海云生处白,山雨晚来寒”,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海云生处的白色,既指云雾缭绕的海面,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神秘。山雨晚来寒,则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间的清新与凉意,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颈联“但足鱼羹饭,何须鲎壳冠”,转而聚焦于生活场景,以简朴而真实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满足与知足常乐的态度。鱼羹饭,是朴素的饮食,鲎壳冠则可能是某种装饰或象征,此处用“何须”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富足与精神的愉悦。

尾联“时清息烽火,有竹报平安”,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渴望与珍惜。烽火,古代传递战事信息的信号,此处象征战争与动荡。时清息烽火,意味着社会安定,没有战争的威胁。竹报平安,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习俗,用竹子传递消息,象征着信息的快速传递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联不仅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景,也体现了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敬畏、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胡承珙
朝代:清

(1776—1832)清安徽泾县人,字景孟,号墨庄。嘉庆十年进士。累官台湾兵备道。究心经学,著意在《毛诗》,广證博考以求本义,成《毛诗后笺》。另有《尔雅古义》、《仪礼古今文疏义》、《求是堂诗文集》等。
猜你喜欢

次赵虎岩游香山见故宫诗韵

往事惊心话欲休,并随閒望入层楼。

为龙为虎人谁在,鸥去鸥来心自流。

翠辇影沈天地老,紫箫声断海山秋。

长歌一曲西风起,手把残花尽日留。

(0)

留题大防山孔水

尾闾寒泄碧云浆,谁动霓裳混渺茫。

惬意玉龙深酿雨,纵游赪鲤静喷香。

流通瑶水明霞近,洞接桃源白日长。

相得群仙情未切,又抛花片赚刘郎。

(0)

送冯赟

北去南来牵利名,红尘鞍马老生平。

天涯海角长为客,薄酒新诗复送行。

秋早地高山改色,夜深风紧雁饶声。

起来细把归期数,今日凄凉弟一程。

(0)

居庸关

秀拔延天险,寒盘万古根。

东西躔日月,南北限乾坤。

影落梅山冷,气摇星斗昏。

如何战尘下,荆棘暗重门。

(0)

长笛续短笛引

长笛短笛有指的,清浊有气亦有质。

李谟吹笛动长安,㝢内竞推为弟一。

笛声断绝续者谁,得许云封继其迹。

落梅宛转折柳声,不止飞砂将走石。

石裂云穿天亦惊,哈龙许云封怨笛。

云封烟锁不可开,直至如今吹不得。

有客手把昭华琯,未应旷代无人识。

什袭天然希世珍,尤当祇自私珍惜。

会须奇宝吐奇声,邪秽气随声荡涤。

静寻白雪引流风,拟写幽情聊自适。

遂据胡床弄秋月,萧条万籁沈凝寂。

凡奏一叠十二节,每发一声累九息。

流韵寥亮入太清,袅袅馀音游八极。

但闻天外鸾凤鸣,岂知海底鱼龙泣。

高迁亭化为灰烬,平阳坞久生荆棘。

揄扬天下之至音,非为俗聋惊结习。

伶伦嗟咏愿从事,列和怅然寻屈膝。

武昌老人请易业,洞庭老人还自失。

欲俪清歌妙入神,惜无李白生花笔。

孰知时尚紫云回,屡变新声延化日。

(0)

苦旱叹

六月亢旱田苗枯,自嗟自叹耕田夫。

差官咫尺征秋税,今岁田家一粒无。

饥民日日望霖雨,雨意欲成云散去。

天公胡不用老龙,年年祇被蛟螭误。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