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笛续短笛引》
《长笛续短笛引》全文
元 / 耶律铸   形式: 古风

长笛短笛有指的,清浊有气亦有质。

李谟吹笛动长安,㝢内竞推为弟一。

笛声断绝续者谁,得许云封继其迹。

落梅宛转折柳声,不止飞砂将走石。

石裂云穿天亦惊,哈龙许云封怨笛。

云封烟锁不可开,直至如今吹不得。

有客手把昭华琯,未应旷代无人识。

什袭天然希世珍,尤当祇自私珍惜。

会须奇宝吐奇声,邪秽气随声荡涤。

静寻白雪引流风,拟写幽情聊自适。

遂据胡床弄秋月,萧条万籁沈凝寂。

凡奏一叠十二节,每发一声累九息。

流韵寥亮入太清,袅袅馀音游八极。

但闻天外鸾凤鸣,岂知海底鱼龙泣。

高迁亭化为灰烬,平阳坞久生荆棘。

揄扬天下之至音,非为俗聋惊结习。

伶伦嗟咏愿从事,列和怅然寻屈膝。

武昌老人请易业,洞庭老人还自失。

欲俪清歌妙入神,惜无李白生花笔。

孰知时尚紫云回,屡变新声延化日。

(0)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长笛续短笛引》以笛声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音乐艺术的动人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笛子的技艺与音乐之美,提及李谟的笛声曾震动长安,被誉为第一。接着,他描述了笛声的婉转变化,如同落梅折柳,甚至能撼动天地。然而,这美妙的笛声却因云封烟锁而未能流传。

诗人感叹,虽然有人持有珍贵的笛管昭华琯,但可能并未被世人充分理解和欣赏。他期望这稀世之宝能发出非凡之声,荡涤邪秽,传达出高洁的意蕴。在夜晚,他独自抚笛,笛声与秋月、万籁俱寂相映成趣,旋律悠远,响彻天地。

诗人借笛声表达了对至音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欣赏习惯,引发了伶伦、列和等人的共鸣。然而,即使有如李白般的才情,也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这种音乐的神韵。最后,诗人期待着时代变迁,新的音乐风格不断涌现,延续着艺术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笛声的魅力和诗人对音乐艺术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作者介绍

耶律铸
朝代:元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一代儒宗大手笔;千秋女界永心香。

(0)

赠某中书联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0)

集字联

灵飙响遐海;瑶月明前山。

(0)

集字联

参三六九易数,皇极斯寓;

合百二十国书,鲁史乃兴。

(0)

江西省江安会馆联

俱是宦游人,从大江南北来,追忆昔贤,犹传鹿洞学规,蠡滨政迹;

曾为持节使,登匡庐左右望,瞻言故里,如见白门烟树,黄海云涛。

(0)

厅联

读书未即到圣贤,但蹈矩循规,也是吾儒宗派;

居室且休论完美,可遮风蔽雨,便为我辈匡庐。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