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日北至,岁月良可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日北至,岁月良可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行至东城,一开始看到的是田野间农夫勤劳耕作的场景。时间飞逝,太阳北移,岁月匆匆,而感到惊讶。虽然草木凋零,但万物仍然生机勃勃。这一切让人不禁感慨,叹息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循环。
诗中“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表达了生命力的强大,即使个体凋零,但总体仍旧繁盛。"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消长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找平和的心态。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诗作常带有深厚的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