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典籍讷之官大同经历三首·其一》
《送张典籍讷之官大同经历三首·其一》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风鸣玉下天阶,万里从戎亦快哉。

远仗皇威清朔漠,更依云气望蓬莱。

参军孙楚登瀛客,草檄陈琳补衮才。

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风中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的形象,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首句“春风鸣玉下天阶”,以春风喻指出征的战士,仿佛玉佩在春风中轻盈地滑落,象征着英雄的出场,充满了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息。接着,“万里从戎亦快哉”表达了战士对于征战的渴望和自豪感,显示出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远仗皇威清朔漠”一句,展现了战士们将凭借皇家的威严,扫荡边疆的荒漠,维护国家的安宁,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更依云气望蓬莱”则进一步表达了战士们对远方的期待,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象征着他们不仅是为了现实的战斗,更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与希望。

接下来,“参军孙楚登瀛客,草檄陈琳补衮才”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臣孙楚和陈琳,来赞美即将出征的战士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采斐然,能够文武双全,既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也能在战后撰写檄文,补缀国家的文治。这不仅提升了战士的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全面才能的赞赏。

最后,“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两句,描绘了边疆在战士们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和平,烟火不再,战争的喧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宁静的生活。然而,诗人却以“柳营羌角为谁哀”这一问句,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哀思,以及对和平的珍惜。这句话既是对战士们牺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和平能长久维持,不再有战争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即将出征战士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民族和理想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芙蓉

野花能白又能红,也在天工长育中。

长对秋烟颜色好,岂知人世有春风。

(0)

西江月·其二

醉透香浓斗帐,灯深月浅回廊。

当时背面两伥伥,何况临风怀想。

舞柳经春只瘦,游丝到地能长。

鸳鸯半调已无肠,忍把么弦再上。

(0)

最高楼.初月

浮云散,天似碧琉璃。月正是、上弦时。

姮娥蟾兔俱何在,广寒宫殿不应亏。

这神功,千万世,有谁知。甚只解、催人须鬓老。

更不算、将人情绪恼。撺掇酒,撼摇诗。

山头望伴疏星落,庭前看照好花移。

夜无眠,应笑我,怎如痴。

(0)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九兴远桥

窈窕或崎岖,不是邯郸步。

因来此凭栏,又送孤鸿去。

(0)

问鹤

鹤也来多日,今朝认笋舆。

伞斜聊引避,路转亦前驱。

俗远眼宁白,年初顶渐朱。

古囊能背否,胜用小奚奴。

(0)

杂兴三十九首·其三十二

太冲十年功,仅了三都赋。

藩溷着纸笔,欲以疏吾句。

文章流至是,已失古人步。

喜怒哀乐情,一发中韶濩。

不见风雅篇,岂效女功蠹。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