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川何似成均逸,又似陵湖枕上无。
骤雨惊回几场梦,罗浮无梦到皇都。
禾川何似成均逸,又似陵湖枕上无。
骤雨惊回几场梦,罗浮无梦到皇都。
此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代简答沈艾陵监丞二首(其一)》。湛若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禾川与成均、陵湖的对比,以及骤雨对梦境的影响,最后以“罗浮无梦到皇都”一句,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首句“禾川何似成均逸”,将禾川与成均进行对比,成均常被比喻为学府或知识的象征,此处暗示禾川虽美,却不及成均的宁静与学术氛围。接着,“又似陵湖枕上无”,进一步将禾川与陵湖相比较,陵湖可能代表了一种深邃、难以触及的境界,而“枕上无”则暗示了某种难以实现的愿望或梦想。
“骤雨惊回几场梦”,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力量,唤醒了原本沉浸在梦境中的人们,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最后一句“罗浮无梦到皇都”,罗浮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这里可能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之地或仙境。然而,即便是罗浮山也无法让梦者到达皇都,即理想中的政治中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洞察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感悟。
涿州城在何许远,帝乡西去百余里。
一望云林入渺茫,甲第纷纭若鳞比。
殷君别墅城之东,轩窗四面开玲珑。
碧槛朱甍插晴昊,罗帏绣幕围春风。
尘飞不到庭宇肃,花草四时香馥郁。
千章乔木势凌空,万仞峰峦如削玉。
溯君挟策对彤墀,屈指年华四十余。
报国寸心知愈赤,忧时两鬓欲成丝。
祗今进职地官亚,瑚琏圭璋耸声价。
登庸深拟继伊周,辅治端期并虞夏。
异时优诏许还乡,煌煌昼锦生辉光。
眼看别墅多佳趣,何羡当年绿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