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萧瑟动华轩,春草遥悲青冢魂。
当日明君心里事,千歌百调岂能言。
琵琶萧瑟动华轩,春草遥悲青冢魂。
当日明君心里事,千歌百调岂能言。
这首诗《闻吕生琵琶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通过描绘琵琶声引发的情感波动与历史联想,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句“琵琶萧瑟动华轩”,以琵琶的演奏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悠远的氛围,仿佛那声音穿越时空,触动了华丽的轩室,引出了下文的情感与思绪。
次句“春草遥悲青冢魂”,将琵琶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春草的生长与青冢(古代帝王或名人的陵墓)的哀思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
第三句“当日明君心里事”,直接点明主题,将琵琶声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起来,这里的“明君”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君主,通过“心里事”这一表述,强调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之间的深刻关联。
最后一句“千歌百调岂能言”,以反问的形式收尾,意在说明即便有千百种歌曲和曲调,也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情感与历史思考的总结,也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与表达的局限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琵琶声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久图山泽游,苦为风雨款。
惊雷破重阴,及晨光已显。
逶迤入幽深,厉揭度清浅。
灵山传飞来,合涧互回转。
萝垂手可扪,松高盖惟偃。
阳厓丹霞凝,阴洞苍雪满。
秀色如可揽,绝巘竟谁栈。
众窍因风号,群芳迟春衍。
追念平生欢,历历犹在眼。
匪无新相知,已少旧游伴。
老僧久见招,相携集閒馆。
解衣任盘礴,览物适萧散。
形忘虑则消,情至心莫展。
寄言同怀人,对酒歌勿缓。
四牡服朱轩,侠气何翩翩。
夕骛邯郸道,朝驰函谷关。
千金饰冠剑,宝服芳且鲜。
徒御若云浮,周道直如弦。
堂中养死士,被服皆珠纨。
枥马厌粱肉,贝甲委如山。
片言倾五岳,万乘慕其贤。
诸侯奉白璧,为寿卮酒前。
合从连赵魏,驾毂出齐燕。
仗剑归质子,矫节夺兵权。
皦皦日中议,歃血重一言。
鸡鸣脱虎口,狗盗乃获全。
天地相荡蚀,四海如沸渊。
凭轼一抵掌,解纷谈笑间。
纵横负奇节,逸气盖八埏。
慨慷功名会,何言七尺捐。
策勋山河溢,流光竹帛镌。何为坎?士,抚剑独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