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波涛壮,居人不满村。
众山风落木,深洞月归猿。
水迸星河泻,云兼石壁翻。
千秋追帝子,如可梦精魂。
峡口波涛壮,居人不满村。
众山风落木,深洞月归猿。
水迸星河泻,云兼石壁翻。
千秋追帝子,如可梦精魂。
这首诗描绘了峡口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山洞之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和超现实的梦幻感。
首联“峡口波涛壮,居人不满村”,开篇即以“壮”字点明峡口波涛的雄伟气势,同时暗示了居住于此的人口稀少,营造出一种荒凉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众山风落木,深洞月归猿”,进一步展开画面,群山之中,风吹落叶,一片萧瑟景象;而深洞之内,月光映照着归来的猿猴,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
颈联“水迸星河泻,云兼石壁翻”,将视线转向水面,波浪翻滚,仿佛银河倾泻,壮观无比;同时,云雾与石壁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了一种超脱的意境。
尾联“千秋追帝子,如可梦精魂”,则将思绪引向历史与神话,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追思,以及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峡口》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峡口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深邃的内心世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历史与梦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
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
升虚得吉卜,恍若地祗荐。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
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
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面。
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忭。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
松篁递森列,冈峦互萦转。
台池及花草,高下烂明绚。
粲然图一幅,规模坐中见。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
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
子陵亦往矣,钓濑清练练。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
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曾钦道家山图》【宋·王之道】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升虚得吉卜,恍若地祗荐。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面。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忭。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松篁递森列,冈峦互萦转。台池及花草,高下烂明绚。粲然图一幅,规模坐中见。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子陵亦往矣,钓濑清练练。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https://shici.929r.com/shici/TvszHRzud.html
阿遵我辈人,相从十年旧。
行肥形愈瘠,身贫道常富。
厥初为天衣,持钵化淮右。
袖携维卫录,访我过蓬陋。
若言法华山,有象金所就。
其来自西土,隐现不可究。
我时尝记之,尔耳亦聊复。
谁令慈悲师,镂板播疏谬。
向来天衣游,追随遍岩窦。
高谈屡绝倒,寝食废宵昼。
归欤又同舟,半道过濠寿。
是行寄先茔,一再获邂逅。
清霜殒群木,凄劲捣衣候。
翩然不我留,云山挺高秀。
春旱久不雨,既雨风日清。
桑麻被膏润,往往争欣荣。
花鸟发诗思,湖山欢野情。
驾言南亩游,遂有西塔行。
云光郁在望,地僻路亦生。
贤公方外交,别来莺再鸣。
相逢话畴昔,茗碗喜屡倾。
多谢二三子,壶浆竞邀迎。
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秋。
清风鸣翠筱,疏雨湿红榴。
古驿苔封砌,荒城柳映楼。
高吟一瓯茗,聊为故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