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乡僧伟师南还》
《送乡僧伟师南还》全文
元 / 柳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析木光中佛耀开,丹楼碧阁映崔嵬。

空闻白马驮经去,几见黄龙听法来。

笠影翩翻云作盖,锡痕依约浪生苔。

归山说似京华梦,亲到幽州礼塔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僧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析木光中佛耀开”以“析木”象征佛法的光明,佛光照耀,寓意着僧人的智慧与慈悲之光。接着,“丹楼碧阁映崔嵬”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寺庙建筑,色彩鲜明,衬托出庄严的氛围。

“空闻白马驮经去,几见黄龙听法来”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白马驮经代表了知识与教义的传播,黄龙听法则暗示了僧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僧人修行与智慧的赞美。

“笠影翩翻云作盖,锡痕依约浪生苔”描绘了僧人归途中的景象,斗笠在风中轻舞,仿佛云朵为他遮阳;行进中留下的锡杖痕迹,在波浪与青苔间若隐若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僧人修行之路的坚韧与不息。

最后,“归山说似京华梦,亲到幽州礼塔回”表达了对僧人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将繁华的京城生活比作梦境,强调了僧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佛法的虔诚。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人高尚品质的敬仰。

作者介绍
柳贯

柳贯
朝代:元   字:道传   籍贯:婺州浦江   生辰: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猜你喜欢

生查子·春从何处归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0)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花落未须悲。
红蕊明年又满枝。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
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
记得攀条话别离。
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
一点愁心入翠眉。

(0)

南乡子·何处别时难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
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
待得清霜满画阑。
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
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
恼乱心情半被闲

(0)

长相思·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
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
浅情人不知。

(0)

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
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
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
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
便是无情也断肠。

(0)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
倚着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
若比银河路更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