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天锡春山图》
《郭天锡春山图》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不见朱方老郭髯,大江秋色满疏帘。

醉倾一斗金壶汁,貌得江心两玉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郭天锡春山图中的景象。诗人杨维桢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秋日大江的壮丽与静谧之美。

“不见朱方老郭髯”,开篇便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引出对画面中人物的怀念,仿佛在说,没有见到那位老者郭髯,却能感受到他所创造的艺术氛围。这种手法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能穿越到画中世界,与古人对话。

“大江秋色满疏帘”一句,直接点明了画面的主体——大江与秋天的景色。大江是自然界的雄伟象征,而秋天则赋予了这份壮美以丰富的色彩和深沉的情感。疏帘则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朦胧感,仿佛是透过轻纱看世界的独特视角,让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接下来,“醉倾一斗金壶汁”一句,运用了酒的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画面中可能有人物在饮酒的情景,更借酒喻人,表达了画家或观者沉浸于艺术之中的状态。这里的“一斗金壶汁”既是对酒量的夸张描述,也暗含着对艺术创作或欣赏时那种忘我的投入之情。

最后,“貌得江心两玉尖”则是对画面中特定景物的描绘,通过“两玉尖”的比喻,将江心的山峰描绘得既高耸又秀美,既体现了山的峻峭,又不失其清秀之气。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也将读者的视线引导至画面的核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天锡春山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细腻,还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杨维桢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成功地将一幅画作转化为文字,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画面的魅力,达到了诗画相得益彰的效果。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怀归·其十三

黄沙村坞合,层树数衡门。

灵雨浸畬径,麦秋灌菉园。

烽烟客梦绕,鸡黍古风存。

半隐双扉寂,栖迟问主恩。

(0)

题冷载阳小景四首·其三

宫商初不解,敢谓无知音。

欲得林中趣,泠泠弦上心。

(0)

二月三日刘侍御子敏巡广西便道归省能言在蜀小儿为所知者荐之朝吏部已遣使召之赋此寄示

绣衣持斧日边来,语我天官召汝回。

好竭臣忠思报本,重烦圣虑自抡才。

书缄先寄彭城便,舟下休忘滟滪危。

长念初离偏去远,从今咫尺是蓬莱。

(0)

得胡本书并佳作末示诸贤动静次韵奉酬并呈胡谦□陈涣·其一

书札高秋至,开缄累十行。

诗疑陶处士,字比汉中郎。

鸿雁来何晚,鹍鹏意甚长。

诸贤半零落,此去倍堪伤。

(0)

樵隐

卜宅兹山阿,取适樵采间。

筋力岂不劳,宠辱奚由干。

拾药涧底行,振衣林下还。

一饭施然卧,始识予心安。

(0)

登香山寺

路入香山更逶迤,子鱼潭畔苇花陂。

鸬鹚水阔怜双影,鹪鴳风微恋旧枝。

白屿月明渔笛起,碧汀潮打画船移。

幽心惟许山僧会,槛外催春柳自垂。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