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踏红尘路,山居世念轻。
浇兰清夜气,撼竹引秋声。
缺月当栏挂,閒云贴水轻。
不知何处鹤,亦作太平鸣。
懒踏红尘路,山居世念轻。
浇兰清夜气,撼竹引秋声。
缺月当栏挂,閒云贴水轻。
不知何处鹤,亦作太平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文人形象,他选择避开尘世的纷扰,过着简静的生活。"懒踏红尘路"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的向往,"山居世念轻"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超脱。夜晚,他在清凉的月光下浇灌兰花,感受自然的气息,"浇兰清夜气",并让风吹动竹林,引来秋意的低吟,"撼竹引秋声",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环境。
诗人抬头望见缺月高悬,如挂在栏杆之上,"缺月当栏挂",水面则有悠闲的白云轻轻飘过,"閒云贴水轻",构成一幅淡雅的画面。最后,诗人听见远处传来仙鹤的鸣叫声,"不知何处鹤,亦作太平鸣",这可能是对社会安宁、和谐生活的美好寄托,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远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山居生活,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充满了禅意和隐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