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叠叠路斜斜,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嫩风微雨落松花。
云峰叠叠路斜斜,隔洞炊烟三两家。
何处有香来不断,嫩风微雨落松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间景象。"云峰叠叠路斜斜",表达了山路连绵曲折,云雾缭绕于山峰之上的意境,给人一种遥远且神秘的感觉。"隔洞炊烟三两家",则是通过少许冒出的炊烟,勾勒出隐蔽在深山中的几户人家的生活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何处有香来不断"一句,既可能指自然界中不知名的花草散发的香气,也可能暗示着某种精神上的追求或理想。这种留白的手法,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更好地融入诗意之中,进行联想和感悟。
最后,"嫩风微雨落松花"则是对春日景色的一种描绘。在细腻的风和轻柔的雨滋润下,松花纷纷扬扬,如同雪花般飘落,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触动了诗人的情感。嫩风、微雨都用来形容春天气候的温婉,与"落松花"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春日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炊烟、香气和春日细雨中松花飘落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情境的感受和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宁静。
泐潭月公晦,其禅妙诸方。
传之晋伯明,独步入豫章。
一登上蓝座,日月迥辉光。
问法瞻丈室,方广不可量。
人人得甘露,灌顶心清凉。
又通世俗书,落笔皆文章。
众鸟难悉名,卓然唯凤凰。
羽仪下云霄,五色在山冈。
先帝昔临御,京城开宝坊。
明诏求法才,众老争低昂。
惟师不妄念,安之如太行。
乃知北远师,驾幸不下床。
所传信匪讹,千载两相望。
篁竹架清风,乔松裛寒霜。
回心剃须发,永愿陪翱翔。
平昔登凌歊,西望历阳岸。
江空芦苇阔,日落烟雾散。
倏然别乡国,三载客淮甸。
赏心无复有,离渚但纷乱。
迩来治冤狱,文字堆几案。
置之步城堞,山川却对面。
崔嵬浮图出,巨笔插天半。
秀色凌丹青,长毫蘸河汉。
翻思宋武帝,此地尝壮观。
美人厌烦暑,挥衣待霜霰。
流芳千岁间,陵谷未云变。
碑阴杜牧题,缺玉稍可辨。
归魂招不得,旧土常情恋。
时作梁甫吟,清风忽吹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