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游初倦,归来礼石龛。
孤踪人境外,一笑虎溪南。
落叶风翻榻,平池月印涵。
可容随杖履,白社与同参。
五岳游初倦,归来礼石龛。
孤踪人境外,一笑虎溪南。
落叶风翻榻,平池月印涵。
可容随杖履,白社与同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五岳后归隐山林的文士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意境。
首联“五岳游初倦,归来礼石龛”,诗人经历了五岳的壮丽风光后,感到身心俱疲,于是回到山中,对着石龛行礼,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归隐的渴望。
颔联“孤踪人境外,一笑虎溪南”,诗人独自一人在人迹罕至的山外行走,笑语声在虎溪之南回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氛围。
颈联“落叶风翻榻,平池月印涵”,风吹过,树叶飘落,仿佛在轻抚着诗人的床榻;平静的池塘倒映着明月,宁静而祥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尾联“可容随杖履,白社与同参”,诗人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漫步山林,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他与世无争、乐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堂堂门下公,英发自初仕。
卷舒固以时,出处不为己。
朝廷登儒辅,德礼民有耻。
岷峨更峥嵘,清风在闾里。
独醒固不恶,既醉又可纪。
成王访落时,百室赋盈止。
吾侪为国谋,私爱不足恃。
客游三十年,不出僰与巴。
江恶崖石粗,十步九褒斜。
自过赖里西,山水日夕佳。
冥冥见远树,渺渺铺平沙。
两岸何所有,郁郁皆桑麻。
良畴散牛羊,支流入鱼蛇。
清绝益可爱,岂复忆汉嘉。
恍如涉荆吴,是耶复非耶。
儿女长硖中,老妻发已华。
兹来始及此,举首亦惊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