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虚夜月,风景罢登临。
巩洛成尘迹,青齐入苦吟。
升沈凋壮节,匡济负初心。
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
南园虚夜月,风景罢登临。
巩洛成尘迹,青齐入苦吟。
升沈凋壮节,匡济负初心。
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德所作的《济南寄孙仲衍》,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南园独游时的感慨。首句“南园虚夜月”描绘了静谧而空寂的南园之夜,明亮的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清冷。接着,“风景罢登临”暗示了诗人已经游览完毕,但美景未能排解心中的思绪。
诗中“巩洛成尘迹,青齐入苦吟”暗指历史变迁,曾经繁华的巩洛之地如今只剩下遗迹,而诗人身处青齐之地,面对此景只能发出深沉的哀叹和苦吟。诗人感叹个人的升降沉浮与壮志未酬,曾经的抱负和初衷似乎已被现实消磨。“升沈凋壮节”表达的是岁月蹉跎,壮志不再的失落感。
“匡济负初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他未能实现匡扶天下的初心。最后一句“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诗人以“薄宦”自嘲,表示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但仍愿意忍受仕途的艰辛,哪怕头上白发如雪堆积,也无怨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初心的坚守。
四足胎而生,两足卵而育。
间亦有相反,大同而小独。
羽者孚以长,外白其中黄。
造物有神权,自然含阴阳。
鹅鸭与埘鸡,六畜本一例。
而何巧拙殊,伊谁令愚智。
鸡巧善翼卵,鹅鸭每不能。
人审知其然,果裸格物情。
持将鹅鸭卵,杂置鸡卵内。
牝鸡乃不猜,一一为抚字。
啄壳忽成形,顾复多慈情。
唼藻入水去,鸡怅非已生。
鹅鸭岂真拙,藏拙他代劳。
鸿雁与鵁鶄,抱鷇秃翰毛。
览物得奇会,咄哉彼痴鸡。
翼其白公胜,宁非汝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