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低碧落易为雨,雾重西山懒放晴。
恰是江南二月景,昨春兴致忆分明。
云低碧落易为雨,雾重西山懒放晴。
恰是江南二月景,昨春兴致忆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月雨中湖面的独特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首句“云低碧落易为雨”,以“云低”和“碧落”营造出一种阴沉而湿润的氛围,暗示着雨水即将降临。接着,“雾重西山懒放晴”一句,通过“雾重”和“懒放晴”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雨前的压抑与等待感,仿佛连远处的西山也因这厚重的雾气而显得慵懒无力,不愿驱散乌云,带来晴朗。
“恰是江南二月景”,点明了地点与时节,江南二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对美好春景的简单描绘上,而是巧妙地转折,以“昨春兴致忆分明”收尾,流露出对往昔春日之乐的怀念与感慨。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手法,既描绘了雨中湖面的静谧与美丽,又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富有意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