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将五岳挂桐丝,翠积东山晚不迟。
阳鸟似驯芦叶性,秋虫不误蓼花期。
闭门仲蔚容非隐,对壁王郎未是痴。
怯与江涛同上下,鹿湖清浅好风吹。
虚将五岳挂桐丝,翠积东山晚不迟。
阳鸟似驯芦叶性,秋虫不误蓼花期。
闭门仲蔚容非隐,对壁王郎未是痴。
怯与江涛同上下,鹿湖清浅好风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人以“虚将五岳挂桐丝”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五岳比作挂在桐丝上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又暗示了内心的空灵与超脱。接着,“翠积东山晚不迟”一句,通过描绘傍晚时分东山翠绿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阳鸟似驯芦叶性,秋虫不误蓼花期”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动物与植物和谐共存的场景。阳鸟似乎驯服于芦叶的习性,秋虫则准确地把握着蓼花的开花周期,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规律,也寓意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闭门仲蔚容非隐,对壁王郎未是痴”两句,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态度和思考。诗人并不完全认同隐居避世的生活方式,而是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最后,“怯与江涛同上下,鹿湖清浅好风吹”两句,诗人以鹿湖的清浅之水与江涛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鹿湖的水波不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而“好风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
玉冠妆就忆新笄。楚云飞。恋仙衣。
检取残香,含恨倚金徽。
翠佩隔宵初解了,应不似,梦来时。
背人偷写洛川辞。误芳期。怨天涯。
料得花魂,吟鬓两成丝。
一剪灯屏春影瘦,休更遣,峭风吹。
积古斋空,谁与问、吉金祥器。
粲然对、判悬半堵,土花凝素。
三寿奚斯工作颂,一篇融扁新诠字。
伴归装、虹月米家船,沧江涘。高文擅,嫏嬛秘。
前尘渺,金銮记。问沈沦九鼎,人閒何世。
小筑都含山泽趣,新诗定有云雷气。
只夜深、长乐梦回时,潸然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