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百惊鸿,缨铃小队丛。
盖张遮桂月,扇动度兰风。
翡翠钗梁重,芙蓉裤褶红。
今宵向何处,将入望仙宫。
十二百惊鸿,缨铃小队丛。
盖张遮桂月,扇动度兰风。
翡翠钗梁重,芙蓉裤褶红。
今宵向何处,将入望仙宫。
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的《追赋杨氏夜游(其一)》描绘了一幅华丽而神秘的夜游图景。"十二百惊鸿"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女子们轻盈如鸿雁般美丽动人,队列整齐,如同繁星点点。"缨铃小队丛"则通过铃声的细节,增添了队伍行走时的灵动与欢快。
"盖张遮桂月",意指她们的华盖如云,仿佛能遮蔽明亮的月光,展现出她们的高贵气质。"扇动度兰风"进一步描绘了她们手持扇子,轻轻摆动,带起一阵阵清风,仿佛在月色中飘逸出尘。
"翡翠钗梁重,芙蓉裤褶红"细致刻画了女子们的服饰,翡翠装饰的发钗沉甸甸,暗示其贵重;而红色的裤褶则增添了几分娇艳和活力。整句诗展现了她们的精致装扮和独特的韵味。
最后两句"今宵向何处,将入望仙宫"表达了对这群女子神秘去向的想象,暗示她们可能是要去往仙境般的宫殿,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优雅而神秘的夜晚出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人皆犯红尘,君独嗜空翠。
红尘终有得,空翠了无味。
自众人以观,君亦少良计。
细问红尘人,轩冕蔓倒敝。
方寸万斛埃,灰土常处袂。
翻思对青山,一洗秽浊气。
始知空翠佳,千古馀爽思。
何子亦何人,对此日隐几。
明涵轩窗净,影入林牖媚。
眼界括穷碧,白鸟决归眦。
青山如高人,可挹不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