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千峰雪,天边几缕霞。
冻澌依岸梗,冰柱落檐花。
野回山光薄,沙明树影斜。
负暄貂已敝,抱病虱空爬。
江上千峰雪,天边几缕霞。
冻澌依岸梗,冰柱落檐花。
野回山光薄,沙明树影斜。
负暄貂已敝,抱病虱空爬。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雪霁》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初晴的山水画卷。首联“江上千峰雪,天边几缕霞”以宏大视角展现江面上积雪覆盖的千座山峰与天边若隐若现的霞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象。
颔联“冻澌依岸梗,冰柱落檐花”细腻地刻画了冰雪的形态,冻澌是冻结的水滴,依附在岸边的枯木上,冰柱则如花般从屋檐上落下,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冰雪融化的过程。
颈联“野回山光薄,沙明树影斜”进一步描绘了野外景色的变化,阳光穿透云层,使得山色变得淡薄,沙滩上的树影也随着光线的倾斜而摇曳,营造出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画面。
尾联“负暄貂已敝,抱病虱空爬”则是诗人自身的感慨,通过“负暄”(晒太阳)和“貂已敝”(貂皮衣破旧),表达出诗人虽身处严寒但仍未放弃享受生活的小乐趣;“抱病”则透露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然而即使面对虱子的困扰,也无暇顾及,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雪霁后的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天门玉钥双龙开,霓旌羽盖天上来。
管弦嘈杂入霄汉,美人侍燕黄金台。
羽觞行酒欢未足,燕姬成行列红玉。
梁王半醉起更衣,夜按玉箫亲度曲。
曲终举袂俱争妍,拜舞樽前称万年。
三山玉女朝群仙,当时弄玉飞上天,至今台下草如烟。
忆昔仁皇凭玉几,延和春昼神龙起。
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里。
君为第二惊众人,愧我非才居后尘。
题名桂籍皆年少,有似鹤鸿毛羽新。
尔来四朝三十载,相逢何怪容颜改。
昭陵拱木郁参天,麟阁名臣几人在。
侍从同登白玉除,每思夙昔梦华胥。
君今出作八州牧,千里旌旗引舳舻。
淮阳卧治岂当久,宣室夜召终非疏。
下车先表崔节妇,助我汗简成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