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命诗》
《绝命诗》全文
宋 / 徐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成仁取义在于斯,一死君恩报未迟。

杲日当空存正气,狂澜砥柱起常彝。

孔明未复中原鼎,鹏举空搴二帝旂。

可恨奸回移宋祚,阖门厉鬼泣秦师。

(0)
注释
成仁:为了仁德而牺牲。
取义:追求道义。
斯:这里。
一死:以死。
君恩:君主的恩情。
杲日:明亮的太阳。
正气:正义之气。
狂澜:巨大的波涛。
砥柱:中流砥柱。
常彝:常规。
孔明:诸葛亮。
中原:中原地区。
鼎:天下。
鹏举:大鹏展翅。
二帝旂:二帝的旗帜。
奸回:奸邪小人。
移宋祚:篡夺宋朝国运。
阖门:全家。
厉鬼:哀哭的鬼魂。
秦师:秦军。
翻译
成仁取义的关键在此,为报君恩即使一死也无妨。
明亮的阳光象征着正义,如同砥柱中流,坚守常规。
诸葛亮未能恢复中原统一,大鹏展翅却只能夺取二帝的旗帜。
令人痛恨的是奸邪小人篡夺了宋朝的国运,全家哀哭的鬼魂见证了秦师的悲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崧的绝命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坚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成仁取义在于斯,一死君恩报未迟”体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决心,认为为了正义和报答君主之恩,即使面临死亡也在所不惜。接下来的“杲日当空存正气,狂澜砥柱起常彝”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中流砥柱,象征着在动荡时局中保持正直气节,成为支撑国家的柱石。

“孔明未复中原鼎,鹏举空搴二帝旂”借诸葛亮未能实现光复中原的大业,暗指自己壮志未酬,但仍然像大鹏展翅般试图挽回颓势,恢复国家的尊严。最后一句“可恨奸回移宋祚,阖门厉鬼泣秦师”则表达了对奸佞篡权、国家衰败的愤慨,以及对自己家族可能遭受的不幸的预感,哀叹秦师(敌军)的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展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壮。

作者介绍

徐崧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寄题南阳刘氏松堂

南阳自古誇雄都,山川淑气无时无。

中间豪杰相间出,卧龙光武兴王图。

有唐昌黎百世士,布衣奋起为师儒。

风流异代骨虽朽,馀泽尚可濡焦枯。

刘郎先子挺奇质,志业文史称乡闾。

词场较蓺一不售,掉头便卜溪山居。

朋云友月终岁事,挟册教子犹区区。

青松寸根手自植,气概今已凌凡株。

虬髯龙甲拂天籁,飒若风雨来江湖。

悲哉孝思论罔极,新构永与甘棠俱。

西州骚人竞与赋,盛事相诧无贤愚。

续貂自昔人所诮,诗成出袖增踌躇。

(0)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其五

马蹄逐逐走埃尘,官府宁容自在身。

夜宿南溪孔居士,青灯相对话悲辛。

(0)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其一

万事年来即罢休,心萦云水尚追求。

草堂早晚投君宿,纸帐蒲团不用收。

(0)

次韵试可岳祠祭土宿斋

神祠斋馆卧耽耽,五鼓星河屡起瞻。

剑佩森森趋帝右,衣冠肃肃奉宸严。

风传远壑松千树,人拥回廊月一帘。

四岳旌幢初会散,晨乌声动庙竿尖。

(0)

吴门有怀钱塘何彦时仙尉·其三

湖岸茸茸细草生,芳洲杜若想纵横。

去年问柳寻花地,谁伴穿云渡水行。

(0)

观恭师诗书以二绝勉之·其二

论书当亦似论兵,军律非严事不成。

行伍会须同比栉,出奇方可语纵横。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