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
《中秋》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

当中明朗朗,直下净离离。

地只馀风露,天何有斗箕。

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

(0)
注释
中秋月: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满月,象征团圆和丰收。
夜半时:半夜,指子时,即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明朗朗:形容月光明亮清晰。
净离离:形容天空无云,月光皎洁。
斗箕:天上星宿,古人用以指引方向和观测时间。
虚灵昭彻:形容月亮的透明、纯净和明亮。
开眼:睁开眼睛,引申为洞察或理解。
翻译
想要赏月,必须等到深夜时分。
那时月亮明亮清晰,直照无碍。
大地只剩下清风和露水,天空中看不见北斗七星和箕星。
月亮的空灵清澈,展现出真实的自我,但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中秋》,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首句“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表达了欣赏中秋圆月的最佳时刻是在深夜。接下来的“当中明朗朗,直下净离离”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的明亮与清澈,犹如一盏明灯直挂天际。

诗人进一步通过“地只馀风露,天何有斗箕”来强调月夜的寂静和寥廓,只有风露陪伴,天空中不见星斗,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最后两句“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诗人感慨月光的空灵纯净,能洞察人心,但真正能理解并欣赏这种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中秋节月色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十月旦尚暖用夹公服二月初吉雪寒甚服单

尚暖先添夹,方寒却用单。
不惟春料峭,况值雪飞翻。
但欲朝仪肃,难求已分安。
衣囊如欲懒,归去老江干。

(0)

石南康挽词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0)

题惠崇着色四时景物

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分明知是丹青卷,仍欲沙头唤渡归。

(0)

题驾临李谪仙二像

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
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画图如有神。

(0)

题罗春伯所藏修禊序

东游登会稽,只见兰亭不见碑。
北过中山府,欲访此碑不知处。
閒从故家看墨本,如此二者绝难过。
曾经耶律毡裹去,至今胡虏犹知慕。
时将一二馈肤使,持归往往快先覩。
未知玉石真在否,要比江南终近古。
他日缚取呼韩作编户,勒铭归来过定武。
只问君王乞此碑,打向人间莫论教。

(0)

题太乙宫林山赠易高士

易居求赋武林山,日困尘劳无暂閒。
我求挂冠欲归去,念此诗债须当还。
武林山出武林水,灵隐后山无乃是。
此山亦复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天目两乳到钱塘,一山环湖万龙翔。
扶舆磅礴拥王气,皇居壮丽环宫墙。
湖阴一峰如怒猊,势临城北尤瑰奇。
吴越大作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厌之。
从来有龙必有珠,此虽培塿千山余。
中兴南渡为行都,崇列原庙太乙庐。
曾因祀事来登眺,闤闠尘中有闤峤。
薰风时来洗袢暑,绿树阴阴隐残照。
我得暂来犹醒心,羡君清福住年深。
长安信美非吾土,倦翼惟思归故林。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