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
当中明朗朗,直下净离离。
地只馀风露,天何有斗箕。
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
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
当中明朗朗,直下净离离。
地只馀风露,天何有斗箕。
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中秋》,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首句“要看中秋月,须交夜半时”表达了欣赏中秋圆月的最佳时刻是在深夜。接下来的“当中明朗朗,直下净离离”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的明亮与清澈,犹如一盏明灯直挂天际。
诗人进一步通过“地只馀风露,天何有斗箕”来强调月夜的寂静和寥廓,只有风露陪伴,天空中不见星斗,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最后两句“虚灵昭彻性,开眼几人知”,诗人感慨月光的空灵纯净,能洞察人心,但真正能理解并欣赏这种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中秋节月色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旧说惠崇真画师,生绡四幅见天机。
鹭翻桃岸韶光妩,鹅漾莲塘暑气微。
风劲宾鸿霜始肃,寒欺花鸭雪初飞。
分明知是丹青卷,仍欲沙头唤渡归。
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
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画图如有神。
东游登会稽,只见兰亭不见碑。
北过中山府,欲访此碑不知处。
閒从故家看墨本,如此二者绝难过。
曾经耶律毡裹去,至今胡虏犹知慕。
时将一二馈肤使,持归往往快先覩。
未知玉石真在否,要比江南终近古。
他日缚取呼韩作编户,勒铭归来过定武。
只问君王乞此碑,打向人间莫论教。
易居求赋武林山,日困尘劳无暂閒。
我求挂冠欲归去,念此诗债须当还。
武林山出武林水,灵隐后山无乃是。
此山亦复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天目两乳到钱塘,一山环湖万龙翔。
扶舆磅礴拥王气,皇居壮丽环宫墙。
湖阴一峰如怒猊,势临城北尤瑰奇。
吴越大作缁黄庐,为穿百井以厌之。
从来有龙必有珠,此虽培塿千山余。
中兴南渡为行都,崇列原庙太乙庐。
曾因祀事来登眺,闤闠尘中有闤峤。
薰风时来洗袢暑,绿树阴阴隐残照。
我得暂来犹醒心,羡君清福住年深。
长安信美非吾土,倦翼惟思归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