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
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
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
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
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这首诗名为《翠蛟亭》,作者是宋代诗人泰亨。诗中描绘了翠蛟亭的幽静与神秘氛围。首句“坡谢无人共此山”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山景的寂寥,暗示了亭子的偏远和人迹罕至。次句“翠蛟亭上拍栏干”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留连。
“溪声到耳三更雨”以溪水声和深夜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意境,暗示时间已晚,但诗人仍未离去。接下来,“岚气沾衣六月寒”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山间的雾气使人在炎炎夏日感到凉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
“酒酿可呼仙子饮”一句,诗人想象着美酒如仙酿,仿佛能唤来仙女共享,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而“池深怕有老龙蟠”则借池塘之深,寓言可能隐藏着神秘力量,增加了神秘感。
最后两句“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诗人感叹自然景观的壮丽难以留住,只能让游人短暂欣赏,流露出对美景稍纵即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蛟亭的山水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灯昏月黑川途悬,遥传犬吠稀人烟。
眼花倒走岸旁树,欲落不落星在天。
人生进取勿可恃,苍蝇附骥亦千里。
云何浮沉付刳木,不鉴止水鉴流水。
水能载舟水覆舟,见危于盛明于忧。
载舟覆舟一间耳,不如徒踪淩沧洲。
鱼龙夜啸海童泣,环瀛如盎天如笠。
黑风捲日天外来,百幅洪涛猝僵立。
吁嗟神禹椎鸿蒙,决荡万变天无功。
横江击楫崖山舰,涉川忠信谁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