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幼于欲渡钱塘取山阴道抵四明观日出归谒肖甫司马谓余作一歌壮其行拈笔得数语盖余入静来不复措意于工拙矣》
《幼于欲渡钱塘取山阴道抵四明观日出归谒肖甫司马谓余作一歌壮其行拈笔得数语盖余入静来不复措意于工拙矣》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张公一生江海客,别余欲渡钱塘东。

镜湖湖头采春色,山阴道上梅花风。

直从明海探出日,别炼赤堇为长虹。

钱塘幕府高刺天,其帅司马公宗工。

相留十日布衣饮,知尔不哭回车穷。

此时定笑玉生癖,土室僵卧如袁公。

有足却依兀者坐,得句总让钉铰工。

大鹏九万鴳一尺,若语逍遥无不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公的江海之客,即将离开诗人前往钱塘东边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如镜湖的春色与山道上的梅花风,以及对张公勇往直前精神的颂扬。

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张公的壮举,他仿佛能从明海中探出太阳,甚至能将赤堇山炼制成长虹。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张公的非凡勇气和决心,也体现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佩。

接着,诗中提到张公将前往钱塘幕府,拜访那里的司马公宗工。在十日的停留中,他们以布衣之礼相待,共享美酒佳肴,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张公不为世俗所困、坚守自我品格的赞赏。

最后,诗人以“大鹏九万鴳一尺”作为结尾,将张公比作翱翔于九万里的大鹏,而自己则如同一只小小的鴳鸟,但两者在追求自由与逍遥的道路上并无不同。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张公壮举的钦佩,也流露出对自己虽未能同行,但仍能与之精神共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张公的豪迈气概和诗人对其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勇敢和坚持自我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柳暗大堤曲,梅藏解佩人。

(0)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

微之出守秋浦时,椎冰看捣万谷皮。

波工龟手咤今样,鱼网肯数荆州池。

霜纨夺色贾不售,虹玉丧气山无辉。

方船稳载献天子,善价徐取供吾私。

十年零落尚百一,持以赠我随清诗。

君宁久寄金谷地,方执赐笔磨坳螭。

当留此物朝上国,日侍帝侧书新仪。

不然名山副史本,褒拔元凯诛穷奇。

咨予文章非世用,画镂空尔靡冰脂。

挥毫才足记姓字,窃学又耻从师宜。

匆匆点污亦何忍,嘉贶但觉难为辞。

篇终有意责赵璧,穷国恐误连城归。

倾囊倒箧聊一报,安敢坐以秦为雌。

(0)

蒸红亭

桃源果何处,溪流出残红。

忽然见桃花,灼灼摇春风。

蒸成日边霞,高吟思无穷。

(0)

溯流入栅江

久客心肠怯溯洄,不堪官事紧相催。

踏霜人去繵风吼,冲浪舟行岸冻开。

雪尽野梅红剪腊,春回溪水绿生苔。

穷愁好逐残年尽,三日元正与泰来。

(0)

凌丹亭

风驭来三峡,云章下九天。

名山开窟宅,飞宇纳光躔。

未见烟霞约,聊将岁月镌。

神游谁复识,空诵白云篇。

(0)

蕃人冢

鲸波仅免葬吞舟,狐死犹能效首邱。

目断苍茫三万里,千金虽在此生休。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