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袂消残旧日香,啼痕几度湿年芳。
无情懒向东风立,有恨谁怜一梦长。
罗袂消残旧日香,啼痕几度湿年芳。
无情懒向东风立,有恨谁怜一梦长。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里的感怀之情。首句“罗袂消残旧日香”,通过“罗袂”这一女性服饰的细节,暗示了女子曾经的美好时光和岁月的流逝,旧日的香气已随时间消散,暗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啼痕几度湿年芳”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的眼泪比作春花上的露珠,既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情感波动而落泪的情景,又巧妙地将泪水与春花相联系,寓意着女子内心的哀愁如同春花般短暂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无情懒向东风立”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奈。面对春风的吹拂,她却无心站立,似乎是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冷漠回应,实则是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有恨谁怜一梦长”,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心中的怨恨与孤独。她渴望有人能理解并怜悯自己长久以来的痛苦与思念,但现实却是无人能懂,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沉重的情感负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女子在春日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以及对心灵慰藉的渴望,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石门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蒨。
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
千载空桃花,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
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
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
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第一百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