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曾住此,长对佛炉吟。
萧寺有兴废,清名无古今。
禅心秋水莹,灯影石坛深。
不见鬼神泣,空闻钟磬音。
高僧曾住此,长对佛炉吟。
萧寺有兴废,清名无古今。
禅心秋水莹,灯影石坛深。
不见鬼神泣,空闻钟磬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清吟寺》,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禅意氛围。首句“高僧曾住此”暗示了寺庙的历史底蕴和曾经的高僧活动,接着“长对佛炉吟”描绘出僧人对着佛炉诵经修行的画面,体现了僧人的虔诚与专注。
“萧寺有兴废”表达了寺庙的沧桑变迁,即使经历兴衰,其清名却始终如一,不受时间影响。“清名无古今”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名声源于内在的精神品质,而非外在的物质繁荣。接下来,“禅心秋水莹”运用比喻,将僧人的禅心比作清澈的秋水,形象地展示了他们内心的纯净与澄明。
“灯影石坛深”描绘夜晚寺庙内灯光摇曳,照在石坛上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氛。最后两句“不见鬼神泣,空闻钟磬音”,通过写鬼神无声,只有钟磬的声音回荡,暗示出寺庙的超然与寂静,以及修行者与世俗的隔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座清幽的寺庙,赞美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寺庙的禅宗精神,给人以深沉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