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越树梦中看,晓起西窗月色寒。
此恨春风难解释,飞花无数堕阑干。
吴云越树梦中看,晓起西窗月色寒。
此恨春风难解释,飞花无数堕阑干。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春日杂兴(其六)》描绘了一幅清晨梦境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吴云越树梦中看",诗人似乎在梦中游历了吴地和越地的山水,云雾缭绕,树木婆娑,给人以遥远而神秘之感。"晓起西窗月色寒",醒来后映入眼帘的是冷清的月光透过西窗洒落,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孤寂。
"此恨春风难解释",这里的"此恨"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难以言表的情感,春风本应带来生机与温暖,但在诗人心中却无法化解他的愁绪。"飞花无数堕阑干",飞花象征着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它们纷纷扬扬地落在栏杆上,更增添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春光不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春风、飞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内心难以排解的愁绪。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
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
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
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
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
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
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
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
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
日月居东西,朝昏互出没。
我来游其间,寄傲巾半幅。
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
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
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
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
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