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台上望嵩巅,咫尺青葱映洛川。
可惜不将游华舆,便中一了此山缘。
三峰尚忆遥天外,二室虚悬晚照前。
破费客程閒指点,中郎曾说似龙眠。
凤皇台上望嵩巅,咫尺青葱映洛川。
可惜不将游华舆,便中一了此山缘。
三峰尚忆遥天外,二室虚悬晚照前。
破费客程閒指点,中郎曾说似龙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邙山凤皇岭时,远眺嵩山的壮丽景象。首句“凤皇台上望嵩巅”,以凤皇台为立足点,将视线投向遥远的嵩山之巅,展现出一种高远的视角和开阔的胸襟。接着,“咫尺青葱映洛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嵩山与洛水相映成趣的画面,青葱的山色与碧波荡漾的洛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景观。
“可惜不将游华舆,便中一了此山缘。”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嵩山游览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想要亲近自然、体验山川之美的心愿。“三峰尚忆遥天外,二室虚悬晚照前。”进一步描绘了嵩山的雄伟壮观,三峰遥遥在天边,二室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神秘而空灵。
最后,“破费客程閒指点,中郎曾说似龙眠。”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古代文人雅士如中郎般能够深入体会自然之美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
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
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
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侯公说行高祖迎,赵璧在怀出秦庭。
白首属国还汉旌,印绶累累妻嫂惊。
疏家叔侄辞公卿,彭泽柳外陶渊明。
又如长铗成悲鸣,沂浴既罢风舞轻。
斐然成章孔不称,浩然之志孟岂平。
登山临水赋有情,回船上马诗句精。
又如虏营之气已见,华山之马将逸。
丘园之梦欲成,天际之舟可识。
其在今兹则还报王事,秣马脂车与离长安之日。